假设历史•太平军不攻破苏州 上海能有后来的地位?
然而自嘉庆、道光以来,大运河屡遭截断,漕运渐渐不通。1825年,清朝设立海运总局,苏州、松江地区的漕粮开始从上海经由海上运往北方。此后,经过1853年黄河改道,运河体系更趋荒废,漕运渐衰,海运全面替代河运,作为海港的上海重要性大增,而内河港口苏州的地位显著动摇了。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并且成立了租界。此时,,部分敏锐的苏州商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上海,当时重要的大商业,如珠宝业、绸缎业、药材业、参茸业、典当业,以及钱庄、金铺,乃至妓馆色情行业,都陆续由苏州人带入上海。
这些商业资本的转移,远在太平天国动乱之前,而上海之所以逐渐成为苏商的重点投资地区。除了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上海拥有苏州所不可能具备的东西--优秀的城市制度环境。
上海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环境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根据《南京条约》中的相关规定,上海成为最早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而在1845年,英国驻沪领事与上海道签订的《上海土地章程》,以“永租”的形式开启了上海租界的历史。
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乃是百年国耻的上海租界,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完全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其迥异于中国内地的制度环境与英法武力保卫下的客观环境,成为上海经济腾飞的根源。
首先,租界内部照搬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政治制度,确立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为核心的地方自治体制。
租界立法权主要通过“纳税人会议”,这几乎就是一个小议会,其成员主要由具备一定财产和纳税数额的人组成,具有选举工部局董事会及批准工部局所制订的“法律”的权利,租界内各种法律、财政、税收及其他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其讨论决定。
租界行政权则由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掌管。
上海租界一处界碑
租界司法权的最高代表为“会审公廊”,最初由中国政府和洋人共有,后逐渐完全被外国人掌握。
此外,租界还设有维护公共治安,以打击一切有组织犯罪为目的的巡捕房,这种警察制度在当时的中国是闻所未闻的。
这样一套完整照搬西方体制的城市自治制度,连带附带的大量完善的西方市政管理配套制度和健全的技术经验,虽然其订立的初衷是为了西方殖民者自身的利益,但由此所营造出来的相对安定的制度环境,自然也会惠及到众多的华商,并带动上海华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租界华商和外商的关系极为密切,处于一种利益共同体的状态,一旦有危及华商利益的事态出现,驻沪英法军队会毫不犹豫的武力保卫上海,以使上海免遭任何祸害,在晚晴动荡的岁月,这种安定环境是内地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的。
上海租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