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历史•太平军不攻破苏州 上海能有后来的地位?
果真如此吗?假如苏州不被太平军攻破,上海还能成就后来的地位吗?
实际上,上海取代苏州,并非简单的地点转移,而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的彻底转型。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败相早露。太平军的作用,不过加速了苏兴沪衰这一必然历史进程而已。
苏州城的经济以传统模式为主,在清末已趋于衰败
长期以来,地处长三角腹地的苏州,近江面海,以其经济的富庶和文教的发达著称于世,号称“人间天堂”。及至明清,这个“天堂”达到了极盛,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工商业城市,并因明末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生产关系,成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标本地区。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了明末至于清末近二百多年的发展,这个“芽”竟还处于萌发阶段。不仅如此,随着外部世界的剧烈变化,此时的苏州早已衰机暗藏了。
清代的京杭大运河
苏州素称发达的手工业,是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长期停留在政府和皇室筹措人的地位上,与官方的联系密切,可谓一损俱损,不但需求有限,还随着清朝的衰落,和传统徽商、晋商一样,逐渐日薄西山。
另外,苏州的商人观念陈旧,在面对近代机器大工业和人造绢之类的新兴事物挑战时,反应迟钝,对变革态度消极,反而热衷于投资收益较高的钱庄和当铺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速了苏州实业的萧条。
苏州虽然地域上近江面海,但在明清时代,它最为仰仗的的交通运输干线是京杭大运河,其作为运河沿岸最为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对集中和输送江南地区的漕粮和各类商品物资以供应京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大运河苏州段一景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