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三轴承旋转喷管的前世今生
3BSD喷管用第一节旋转轴进行偏航控制,而且偏航推力是通过发动机中心线施加,且很靠近飞机的垂直重心,所以不会产生附加的滚转力矩。此外圆形的轴对称喷管在平飞和垂直起降中都能产生更大的推力。3BSD喷管弯曲向下时产生垂直升力的位置也比SERN喷管靠前,这样升力风扇和尾喷管之间就能获得更好的升力平衡
1995年,洛克希德ASTOVL / JAST团队正式改用3BSD喷管,他们为STOVL型设计了较短的3BSD轴对称收敛/扩散喷口,为常规起降(CTOL)和舰载(CV)型设计了较长的喷口,后者具有更好的性能。X-35鸭式变为常规布局,并引入无附面层隔板的蚌式进气口,起落架和武器布置也有所改变。
通过把现代发动机技术、隐身技术和已经30年历史的3BSD喷管相结合,洛克希德终于获得了能满足SVTOL战斗机重量和性能要求的关键技术。这种轴对称喷管能提供可预测的发动机背压控制,实现与轴传动升力风扇系统无缝协同,这些都奠定了X-35成功的基础。
普惠和罗罗公司负责为X-35原型机制造并试飞3BSD喷管,他们从普惠3BSD喷管的早期研究图纸中借鉴了许多设计理念。例如原型喷管有一个穿过所有轴承的冷却空气衬套,一直延伸到加力燃烧室,尽管X-35B和F-35B在悬停无需开加力。
2000年10月CTOL型X-35A首飞,2001年6月X-35B STOVL型首飞。X-35B和F-35B的尾喷管成为康维尔Model 200战斗机3BSD喷管的直系后裔。三种型号的X-35都使用较短的VTOL型收敛/扩散喷口,后来的F-35A/C才用上了较长低可探测尾喷口。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