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讲述在英使馆21年经历:英国人并不傲慢!
孙文雄的博物馆,开在高碑店。上万件藏品堆满了展馆各个角落,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他和英国同事的照片,这一切,概括着孙文雄曾经的人生——老北京、在使馆工作了21年。切换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之间,孙文雄有几分感慨:“其实,英国人的待人接物,和老北京的那个氛围,实在太像了。”
老前门的孩子
我从小在老前门一带长大,那是老北京的商业区。父亲曾在美国大使馆工作过,以后开了纸作坊,叫“万兴家庭制本工业社”,当年很有点名气,齐白石、吴作人他们用的速写本之类,就是我家做的。那时街坊四邻商人居多,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怎么说呢?一是诚信,二是善良。
我父亲一辈子实心眼,公私合营时,我父亲二话不说就把设备、字号全交了;大炼钢铁时,家里那么好的写字台,我父亲愣是把上面的白铜活全撬了下来,交了上去。我们邻居一个老太太无后,晚景凄凉,靠推小车卖糖维生,我父亲就让我早上起来先帮她把脏水、垃圾倒了,再送干净的自来水过去,晚上看老人回来,帮她把小车抬上台阶,每天如此。那时候的老前门,那确实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与人有种亲切感。
前门圈的孩子好练武,我堂哥还拿过全国冠军,要不是“文革”,我也就走这条道儿了。最逗的是上初中时,一次我和别人打架,警察要把我带走,就临时雇了一辆三轮,让我坐上面,他们骑车在后边跟着,这就算警车了。
“文革”开始了,课上不了了,我就拜师学手风琴。那时各家各户都偷着烧老东西,烧不掉的就扔,我看着可惜,就拿到乡下的奶奶家,这应该算是我收藏的起步阶段吧。
1968年,我插队到了河北,刚开始修水库,一下就累倒了。河北老乡特别善,专捡轻活让我干,知道我会拉手风琴,就推荐我进了剧团。1979年回城时我特别不愿意,实在是太喜欢这个职业了。
犹犹豫豫进了大使馆
刚回北京时,只能干临时工,没地方住,全家挤在几平方米私搭乱建的小平房中。看我困难,单位领导破格留下了我,从蹬三轮送药,到后来做业务工作,还把我介绍给了外事服务局。
一听说给外国人干活,心里觉得挺别扭的,不愿意去。人家等了两年说,你再不来,以后就没机会了。就这么,我才犹犹豫豫地去了,先在一家使馆干了3年清洁工,1989年到了英国馆,负责安全工作。
我英语不好,对英国了解不多,心里挺紧张。可报到时,人家非常客气,4名主管一人送了我一条领带,顿时就不害怕了。
刚进英国馆时,人不多,工作特别累,安全也没今天这么正规。比如规定外部汽车不能进院,可有的老外就是不理睬。一次我怎么拦也拦不住。恰好我上司在,他身高快1米9,跟运动员似的,看我犯嘀咕马上下令:关大门!你不是往里面闯吗?就甭出去了。把车扣住,他亲自查证件,查完证件,我上司狠狠一摔车门,一指门外:给我出去!吓得那个司机立刻就把车开走了。
有这么一次,再没人敢乱闯,我们也敢严格按规定执行了,在英国馆干了21年,换了几任上司,都是一丝不苟,全力支持下属工作。他们也闹情绪,也和别的同事合不来,但都是当面说清楚,大不了谁也不理谁,反正各管一摊,谁也不会背后搞小动作。
英国人严守规章到这个地步,北京奥运会那年,萨马兰奇来英国馆,座车不能开进去,80多岁老人了,只能下车步行。
英国人就像老北京
都说英国人傲慢,说实话我从没觉得,相反,我觉得英国人特别像老北京,小时候我在前门圈体会到的那种温情,没想到长大后在英国馆找到了。
首先,很讲礼貌,我上司每次进我的办公室,都会问“我能进来吗?”这么多年,从没见谁盛气凌人过。一次聚餐,我刚买了一台日本的手持电视,当时很稀罕,就打开给同事看,搞得声音很大,我上司正和别人谈事,吵得受不了,但他只是客气地提醒了一句:在英国,人们在餐桌边会尽可能控制声音。
其次,他们确实是从心眼里尊重别人,不是表面上装样子。有一次我办公室的玻璃坏了,随便找了张报纸给挡上了,没想到大使看到,下午就派人来修。戴安娜王妃去世时,英国馆降半旗,员工要扎深色领带,正好我没带,就借了个领结。大使知道后,马上派人去给我买领带。还有一次下小雨,使馆一位高官拿着伞正准备出去,看我在门口执勤,马上把伞递给我,说:你更需要它。而他自己则冒雨回去再拿一把伞。
再有,就是人家的热情了,我喜欢收藏,有时买了老玩意儿就放在办公室里,英国人特别喜欢,有的帮我翻译,有的帮我鉴定,有的帮我查资料。听说我开了博物馆,大使几次要来看,我已经退休半年多了,可没有一点人走茶凉的感觉。退休时,女王签字授予我杰出贡献的证书,通过外交信使专门送到中国,还举办了一个仪式,为我授纪念章,让我特别感动。
在使馆工作这20多年,最大的感慨是,咱们老祖宗在文明方面,比英国人可强啊,听翻译说,英国人很多礼节当年还是从中国学去的,可现在咱们确实有点落后了。
我后来主要负责大使的安全工作,先后跟了几任大使,每一任都跟机器人似的,早上7点工作,夜里1点还在忙,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勤奋,实在令人感动。英国人对腐败行为处理特别严厉,连我这样做保卫工作的,每年也要签协议,收礼品价值超过8英镑(后来是14英镑)必须上报。所以我到外面轻易都不敢和朋友吃饭,当然,我在英国馆收入高,算是“吃一人饭,挣十人的钱”,所以也特别珍惜,别人托我帮忙,我都是回绝:“我挺在乎这个工作的,可别毁我。”
一旦出了问题,英国人执行规定一丝不苟,不管平时感情多好,该怎么办怎么办。一次大使回国述职,那天是周末,我没穿西装,按规定,保卫人员上岗就要穿西装。开始我躲在办公室里,恰好有人走错门了,我好心,出来告诉他该怎么走。就这么被看到了,因影响使馆形象挨了处分,确实挺倒霉的,但心服口服。
英国人闲着没事也喜欢请客吃饭。一次大使举行家宴,邀请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客,穿的实在太少了,我上司检查了她的请柬,放她进去。回到办公室,他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看他如此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和英国人接触多了,就会发现和咱们差不多,也喜欢聊天和开玩笑,有一次和上司聊天,他问我:“你是怎么到英国使馆来的?”我说:“主要是我长得太丑,吓唬谁都不太合适,最后就给派这儿来了。”
上一篇:文革批斗决不能用镇压的办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