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青年团:元首比生父重要 大义灭亲时有发生

  核心提示:这一结构的中心就是元首本人,对很多人来说他取代了生父的地位。1934年的纽伦堡集会,青年人在一种狂热的氛围里举行了游行。希特勒抓住这个机会重申了青年人在其新世界秩序里的地位:“我们需要的是不软弱、如燧石般坚硬的人,我们希望你们从少年时就能学着克服困难和逆境。在我们的人民之间没有阶级之分或者阶级差别,你们必须斩断阶级差别的意识在你们中间扎根的机会。我们对未来德国的一切期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世界历史,希特勒青年团,希特勒青年团大义灭亲

  希特勒 资料图

  挥舞起你们的旗帜,加入我们德国工人党吧!青年人们,和我们一起反抗旧制度,反抗旧秩序,反抗老一辈。我们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斗士,和我们一起为社会主义,为自由,为面包而战吧!

  ——希特勒青年团基尔分会散发的传单,1932年夏

  这个预言太准确了。青年人在纳粹的意识形态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希特勒认识到很多生于长于魏玛共和国期间的人不会向纳粹革命妥协他们“内心的存在”,于是不遗余力地向下一代灌输思想,因为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正如他在1933年所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站到你那一边的,’我平静地说,‘你的孩子已经属于我们了……你会死去的。但你的后代现在站在一个新的阵营里。不久之后他们除了这个新组织之外什么也不会知道。”

  正如纳粹的冲锋队员们强制性地关闭所有政治上的反对渠道一样,希特勒青年团也开始着手对付以前活跃而多样的德国青年运动。刚开始,很多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们认为有可能和新政权达成妥协。1933年2月27号,各政治领域青年组织的200名代表——纳粹、共产党人、童子军、还有社会主义青年——聚集在柏林的斯特丁内车站(StettinerStation),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方法。但是,这一想法很快被当晚国会大厦纵火案(Reichstagfire)引发的镇压扼杀在摇篮里。

  希特勒青年团领导人巴尔杜.冯.席腊赫的直接目的在于吸引尽可能多的青少年进入这样一个垄断的系统。很多非政治的青年组织试图通过组建一个新的名叫“伟大德国联盟”(GreaterGermanLeague)的联合组织来抵挡这一动向,但这个组织也在6月瓦解了。只有宗教性质的联盟维持了下去:新教组织于1933年12月合并进希特勒青年团,而由于和教皇碧岳十一世(PopePiusXI)之间的契约,天主教的青年团体虽然处于高压下,还是维持到了1939年。

  尽管冯·席腊赫外表阴柔,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者。1933年6月,他从希特勒青年团的青年领导人晋升为德国青年的领导人。这一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希特勒青年团变成了德国青少年唯一可以加入的组织,而任何反对这个官方青年组织的行为就是反对国家的行为。同时,要从事例如教师律师之类的职业就必须是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而所有的工作也是青年团成员优先。在这样一个普遍失业的国家里,经济需要和政治意识一样强而有力。

  加入希特里青年团有很多理由:如果不是简单的想要加入的话,那么原因可能是同龄人和国家的胁迫、经济压力以及对纳粹意识形态的信仰。确实有很多德国青年人加入他们的大部队里:其成员数从1933年初的10.8万人增加到年底的360万。巴尔杜.冯.席腊赫立刻为这个扩展了的组织设计了一种新的结构,男女都是按年龄来编制的:10岁以下的男孩是儿童团团员(Pimpfs),10到14岁的组成少年团(Jungvolk),14到18岁的就是希特勒青年(Hitlerjugend)。而10到14岁的女孩组成少女团(Jungmadel),14到18岁的则编制进德意志少女联合会(BundDeutscherMadel)。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