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老蒋一亲笔信 葬送了30万国军

  杜聿明发现上了蒋的当,但已无路可退,当晚,带着幕僚坐上飞往徐州的飞机。诡异的是,飞机却迷失了方向,等飞行员发觉时,已飞到黄河边,掉头再寻徐州,找到12时还未找到,飞行员发出警报:“还有一个小时的油。”生死关头,却突然发现了徐州。

  降落一个多小时后,杜聿明还在想:战事如此吃紧,飞机却误了几个钟头,“真是天要灭蒋!”

  杜聿明到徐州后,才发现徐州剿总非常混乱,总司令刘峙和总参谋长李树正对解放军的作战企图并无判断,只是被各种情况所惑。杜聿明遇到了同样的处境。

  在随后的战斗中,他曾乐观地估计一周之内打到碾庄可解黄百韬之围,但战况出乎意料,解放军战术让其迷惑不已而屡屡失误。

  他感到对手的可怕。他的对手是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谭震林等五前委。毛泽东评价淮海战役,曾精辟地概括说:“一口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又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

  粟裕当之无愧。他是淮海战役的战略构想者,还是杜聿明所面对的最主要对手和关键人物。

  1948年9月,粟裕致电中央,建议开展淮海战役。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起初对其打大的歼灭战并不完全同意,一直要求其分兵渡江。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粟裕最终说服中央同意其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布局。

  10月23日,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下达了淮海战役预备令,准备以华野38万兵力会同中原野战军,分东、中、西、徐州西北四路进兵。

  11月6日,粟裕命令开打淮海战役。一切按照他预定的战争轨道进行,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原有部署全被打乱,即使来了智慧多谋的杜聿明,似乎也无可挽回。

  “滚筒式西逃”

  对于杜聿明来说,战争越来越艰难,黄百韬兵团被歼,一次次的努力,都背离了他的战略设想。

  放弃徐州,终不可避免。11月28日,蒋介石召集杜聿明前往南京开会,决定29日全面攻击以迷惑解放军;30日全部撤离徐州,经永城到蒙城、阜阳地区,解救黄维之围。

  11月30日晚,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3个兵团10个军25个师,加上特种部队等共约30万人,撤离徐州,杜聿明提出了“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则,要求各部在撤退中采取“滚筒式”行进,即各兵团形成一个圆球或圆筒式态势,逐次掩护,向永城方向滚进,以免被解放军包围。

  杜聿明对于撤退的成功比较自信。他只让各部队带够七天的给养、5公里的油料及部分弹药,在到达安徽阜阳之前,中途并不补给。其余剩下的大批武器弹药、被服粮食,被火车运往他处。但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他们在陈官庄被困时,弹尽粮绝。

  他的部署未瞒过善于大兵团作战的粟裕。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粟裕就一直关注杜聿明的动向。30年后,他回忆说,当时他判断杜聿明的下一步动向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固守徐州,一个是突围。

  但他判断杜聿明有不待黄维被消灭就放弃徐州的可能,并且判断他逃跑的方向有三个: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转向京沪;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可以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呼应,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

  粟裕判断杜聿明极大可能走第三路。一旦杜聿明与黄维会合,就会对围歼黄维的解放军形成反包围,淮海战役就会改写。 因此,在兵力部署上,他不顾中央军委布局东南的命令,将重点放在了对付杜聿明集团向西南逃跑上。

  杜聿明集团刚撤出徐州,粟裕便立即作出部署,予以追击、截击、围歼。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