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组织工作最混乱一届奥运会:肯定不是本届
现代奥运:传统的发明
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就设立了许多古代奥运会从未有过的比赛项目,诸如射击、网球、击剑、游泳、自行车。体操虽然在古希腊也有,但奥运会上的现代体操项目完全是19世纪的产物,更不必说也不像古希腊那样是裸体进行的——英文“体操”(gymnastics)一词源出古希腊语gymnòs(“裸体”)。至于游泳,虽然同样古已有之,但既非古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在中世纪也已被教会所忽视而完全被遗忘了。直至1742年,巴黎市长还禁止在露天水域游泳,不是怕淹死人,而是因为游泳会裸露身体而有伤风化。至于自行车,在1818年发明出来后,曾遭许多人坚决反对和嘲笑,一些医疗保险公司宣称它是“危险的运动”,甚至有医生认为它有损健康,直至19世纪末才被接受。
可以说,从一开始,现代奥运会在各方面就截然不同于古代奥运会——它是有组织机构的现代运动竞赛,有统一的规则和有计划的赛程,允许男女平等参赛(顾拜旦本人其实很排斥女性参赛,他认为女性唯一合适的角色就是给获胜的运动员戴上桂冠),当然更不是像古希腊那样是为了祭神——尽管顾拜旦曾说“现代田径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将构成一种宗教”,但现代奥运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次世俗的体育盛事,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更趋商业化,至于宗教色彩,一般观众几乎感受不到。
事实上,现在看来奇怪的是,现代奥运会上许多让人联想到古代奥运会的符号象征,倒是后来才添加上去的。例如奥运会期间圣火不得熄灭、会前的点火仪式和火炬接力仪式最早都只能追溯到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因为1934年的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上决定恢复部分古代奥运会旧制。这就像《传统的发明》中所说的,“显而易见,众多政治机构、思想运动和团体(并不只是民族主义的)是如此缺乏先例,以至于连历史连续性也需要被发明……来创造一种超越实际历史连续性的古老过去。”
“体育”的古今之别
在所有的方面中,现代奥运会与其古代源头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且不谈别的,现代人对“体育”本身的理解就与古希腊人大为不同。
古希腊语中没有能与现代“体育”一词完全对应的词汇,他们所说的“角逐(ag?nes)”兼指田径比赛和战争,因而古希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与军事技能密切相关,其目的不是为了“体育锻炼”本身,而是为了城邦的荣誉、为了训练公民精神。由于古希腊公民武装核心的重装步兵须负重持矛持盾(连盔甲在内总重量可达70斤),因此没有日常锻炼的话根本无法胜任。不仅如此,在古希腊,参加奥运会实际上是一项精英活动,只有具备一定资产者才有资格成为公民,因而能成为重装步兵的其实都是城邦的政治精英。在这一点上,顾拜旦原先的设想是与此类似的,他在1898年就曾不屑地说:“世博会的体育竞赛和庆祝是为了大众,而我们要为精英举办奥运会。”
现代人所理解的“体育”,至少在奥运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很少会与军事技能联系在一起(也许射击项目是例外)。英语中的“体育运动”(sport)一词,最初是指“愉悦”、“快活”,直至15世纪初仍指“快活消遣”(pleasantpastime),到1590年代才具备竞技体育(athleticgamesandcontests)的含义。顾拜旦的一句话也清楚地表明他所理解的“体育”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的:“在一个繁忙的社会中,只有体育运动既能创造力量又能起到极大的镇定作用。”至于现代体育中常说的“竞争”(competition),在拉丁语中的原始含义刚好与现在相反,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争胜,反而是指“共同奋斗”(strivetogether)。
即便我们认为古代奥运会上存在“竞争”,那也不是在现代奥运精神所说的“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这一意义上的。这句话并非源于古希腊,其实是顾拜旦的朋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狄东在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时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后,于1920年正式确定为奥林匹克格言,此后便出现在各种奥运会的出版物上。这本身是现代精神的产物,胜利者追求的不是公民精神的培育和城邦荣誉,而是想要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一种进化论式的乐观精神和资本主义不断打破旧事物和突破边界的精神,为的是努力探索人类的可能性。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奥运赛事是名副其实的现代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