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出妙计开国中将:功由我立 名不由己出

 

  从创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到决战华东

 

  长征到达陕北后,张震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参谋长,参加了吴起镇、直罗镇、山城堡等战斗和东征、西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张震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参谋、科长。1938年2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他被派往豫南确山竹沟镇,协助创建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1939年,游击支队从鹿邑县白马寺挥师东进亳州、永城、苏县,开辟了豫皖苏区。第二年,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张震任参谋长,这时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之后,新四军第六支队与黄克诚部会师陇海路南后,组建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作为纵队参谋长的张震,曾指挥部队与日伪军血战板桥,歼敌千余人,并创造了用机枪打下日本飞机范例。

 

  1943年8月15日,彭雪枫在指挥部队西进,收复豫皖苏根据地的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张震奉命接替指挥部队继续战斗。

 

  1946年2月,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张震抵淮安参加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的高干会议时,发觉负伤的右臂仍在隐隐作痛,那是1945年2月16日,他在萧县祖老楼指挥部队与敌伪军激战中负伤所至。受当时条件所限,他右臂上的那颗子弹未能及时取出。医生检查后确定子弹横在肩胛之下,必须动手术取出来。但张震感到,大规模内战随时都可能爆发,还是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不出所料,3个月后战争果然来临。就这样,这颗子弹伴随他度过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的艰苦岁月。直到10年后他被调到北京工作,才到医院动手术将子弹取了出来。

 

  解放战争时期,张震先后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一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等职。

 

  1946年夏,为迎击敌人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张震率部与山东野战军主力会合,在陈毅司令员统一指挥下,从淮北到苏北,先后发起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战役,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极大地挫伤了敌人的锐气。仅宿北一战,就歼敌2.1万人,逼得敌师长戴之奇自杀,敌副师长饶少伟被俘。部队有关领导将缴获戴之奇的左轮手枪送给了纵队司令员张震,张震将这件历史文物珍藏了33年。

 

  1947年七八月间,陈毅粟裕兵团首先在鲁西南掩护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然后挺进豫皖边区,支援刘邓大军。张震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参谋长,直接担负起协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任。作为这支大军的参谋长,张震“凡事参谋,每出妙计”,圆满地协助陈毅等完成了中央军委、毛泽东交给的援助刘邓大军的战略任务。

 

  老骥伏枥,呕心沥血建设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张震先后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张震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2年10月19日,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张震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日下午,邓小平同新当选的党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见面并合影留念。当小平走到张震面前时,突然停住脚步,紧紧拉着张震的手,亲切询问张震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张震激动地回答说今年已经78岁了。小平同志欣慰地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再干一届嘛。”

 

  就这样,在祖国和军队需要的时候,78岁的张震将军以党和国家的大局为重,不顾自己年逾古稀,又承担起了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的重担。在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张震将军身体力行,不辞辛苦地深入边海防哨所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军、治军的特点和规律,和军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研究确定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在加强干部队伍四化建设、深化教育训练改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适应部队现代化发展的工作计划。从他身上,人们感受到了这位老红军战士、老共产党员对党的拳拳真情。正如张震将军自己所言:“我作为一名就要退出现役的老战士,按照小平同志的嘱托,和军委其他同志一起,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度过了党和国家、军队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看到军队建设出现新的局面,自然倍感欣慰。”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