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蒙古帝国建立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核心提示:(东西方)两种历史文化都是从自身所处的区域来看世界,两大文明各自认为自己的区域才值得被称为世界,且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模式也无法兼容。然而十三世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出现,使得这两大历史文化透过“草原之道”结合在一起,为世界史的出现搭设了舞台。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世界历史,蒙古帝国建立

  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 资料图

  在史学界,冈田英弘(OkadaHidehiro)以其东洋史与蒙古学研究蜚声学界。现为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与东洋文库专任研究员。他因参与神田信夫与松村润等人主持的《满文老档》译注工作,而以二十六岁青年学者之姿荣获日本学士院奖,是仅次于日本文化勋章的荣誉。然而在中国他被引介的作品多半是与满学与蒙古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其数量与其专著相比实为九牛一毛。

 

  去年4月23日,王岐山同志在中南海会见美籍日裔政治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一行人时,特地提及他对冈田英弘历史著作的欣赏。不久后,坊间的报刊杂志开始刊登关于冈田英弘的介绍文章,其中以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博士生孔令伟为“澎湃新闻”撰写的“王岐山说的冈田英弘是谁?”一文为代表。不少出版社也开始着手译介其作品。而本书《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可以算是这波风潮下的首部成果。广大的中国读者群也得以一窥这位日本史家对于世界史的另类思考与观点。

 

  东西方两种历史观

 

  本书的日文原名为“世界史の诞生─モンゴルの発展と伝统”。日文初版于1992年发行,1999年再版。最早于2013年由台湾的广场出版社首先发行繁体中文版《世界史的诞生:蒙古的发展与传统》,由陈心慧翻译,而校订新版则转由八旗文化于2016年发行。而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则据繁体中文版为底本,并经中央民族大学讲师袁剑审校后,由北京出版社于2016年发行。与正体中文版相较,简体中文版删略了部分内容与所有地图,但基本上保持了原书风貌。虽然从现今的角度来看,本书内容已略嫌陈旧,但仍可从中一窥冈田史学之大略。

 

  作者主张由于蒙古帝国的出现而使世界史变得可能。因为在古代文明中,书写历史是作为一种文化出现的。而最早拥有历史文化的仅有两种文明:即西方的地中海文明与东方的中国文明。其余的文明原本缺乏历史文化,但后来受到前述两大文明影响而产生书写历史的文化。而东西方的历史文化观则分别以源自西方地中海文明的希罗多德《历史》,和源于东方中国文明的司马迁《史记》两书为代表。

 

  地中海型历史观以希罗多德的《历史》为代表。该书研究的对象并非希腊世界,而是横跨亚非的波斯帝国,所描述的是尚未统一的弱小希腊如何战胜亚洲强国波斯的故事。而这种希腊系文化的历史叙事与另一支后来透过基督教进入罗马帝国之犹太系历史文化(以《圣经·启示录》为代表)中的善恶对决世界观相重合的结果,确立了地中海文明以“善良欧洲战胜邪恶亚洲为历史宿命”为代表的对决历史观,以变化为主题。后世的西欧人身为受到基督教影响的罗马帝国后裔,其历史观则在希腊系与犹太系两种文化之间摆荡。

 

  而中国型历史观则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该书记载的是中国帝制的历史,讨论的是皇权的起源与转移的过程。而皇权之所以转移,是天命转移的结果。而天命传承的顺序被称为正统。而天命的正统万一出现了变化,皇帝的权力将无法维持。因此中国型的历史观选择忽略现实世界的变化。而在这种以正统递嬗为主轴的历史观下写出的历史,基本上是一种停滞不变的历史。其历史舞台主要局限于中国内地,无法将中央欧亚地区的历史反映出来,例如《元史》仅是蒙古帝国中元朝部分的正史。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