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齿尖,舌齿有3齿尖,成鱼有2齿尖,尾鳍和第二背鳍在性未成熟时分开,广泛分布于南半球大部分地区,但多见于澳洲南部、新西兰、智利。澳洲七鳃鳗成体栖息于海洋中,寄生其他鱼类,以其他鱼类的血肉为食,繁殖时同大多七鳃鳗类需溯河洄游产卵,幼体4年后成熟。
背眼七鳃鳗科也称袋七鳃鳗,分布于南半球,仅背眼七鳃鳗属1属3种,成鱼眼背位,舌齿弧形,两端各有一大齿尖。如背眼七鳃鳗(见上图),别名小眼袋七鳃鳗,体长可达35厘米,口盘大,上唇齿板1对,每板有3齿尖,比较锋利。舌齿弧形,两端各有一大齿尖,成鱼眼背位,眼球较大,雄性口囊延伸到第七腮,为智利特有物种,分布于智利瓦尔特莱索海岸到蓬塔阿雷纳斯海岸,幼体栖息于沿海附近的河流中,埋在河底下,成熟时于冬天迁徙到海洋中。200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春末夏初,成体从大海溯河洄游,产卵,幼体在腐殖物丰富的河流生长发育。因栖息地的丧失,农药等环境污染、人类拦河筑坝等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幼体成活率难度加大, 加上鱼类等外来入侵物种的捕食,该物种同澳洲七鳃鳗被列为濒危。
短头背眼七鳃鳗(见上图),别名短头袋七鳃鳗,一般长35-40厘米,最长体长可达50厘米,外形似鳗鱼但体薄,身体后半部的两个背鳍较低,体色蓝灰色或褐色,眼睛较小,位于头部的顶部,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与早熟背眼七鳃鳗不同,该物种为寄生七鳃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