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如何给十几里外的前线战士送热饭?
核心提示:炊事员们动脑筋想办法,自制了保温箱,把做好的饭装在铁皮桶里,用草、棉花包裹好,再装进条筐里;有的是把装饭的柳条筐外面用草裹起来,加上炊事员们自己的大衣、棉被或者棉衣再包起来。就这样,战士们终于可以吃到热的饭菜了。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资料图
淮海战役后期,已经是寒冬腊月,在阵地上不能生火做饭,水和饭都是由后方送。为了保证前线战士的物质需要,总前委和各个纵队都有明确指示和专职负责人员。
在解放军包围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时候,后勤人员的工作就在距离前线十多里的村子里,夜间不能有火光,白天不能冒烟。时值冬天,白天做饭要把门窗堵得严严实实,烟全闷在屋子里,烧饭用的都是高粱杆、麦秸,这些柴大多都不很干,把炊事员们呛得满脸鼻涕眼泪。后来炊事员们发明了“无烟灶”,就是在厨房外安装一根长管子,把烟引得远远地散开。或者在墙壁上插上许多小管,让炊烟贴着墙壁分散散开。因为做饭洗菜,总是有人进进出出,夜晚火光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他们就创造了“双层门”的办法,无论出还是进,总有一扇门是关着的,火光就不容易被发现了。
炊事兵们在“一切为了前线的”的号召下,想尽办法来改善前线战士的生活。这个炊事班做了蒸烙饼,那个炊事班做了糖包,有的炊事班还做了油条、辣汤、面条、水饺。因为天气太冷,在后面无论做了多么好吃的饭菜,可是到了前沿就变得又冷又硬了。前线的战士吃不上热乎的饭菜,这使炊事员们万分着急。炊事员们动脑筋想办法,自制了保温箱,把做好的饭装在铁皮桶里,用草、棉花包裹好,再装进条筐里;有的是把装饭的柳条筐外面用草裹起来,加上炊事员们自己的大衣、棉被或者棉衣再包起来。就这样,战士们终于可以吃到热的饭菜了。
各机关干部、后勤人员不辞劳苦来往奔忙在前沿阵地和后方的路上送饭、送水和各种物资。一天送两趟,要往返几十里,天不亮就要出发,夜里才能回到营地,两头见不着太阳。为了防备敌机轰炸,往前线送饭时,总是尽量多去一些人,多做些饭菜,多准备几副担子。即使在路上被炸坏了一副,还有备用的,也要保证饭菜一定送到前线。后勤的管理员每天都要先去侦察地形、探路。为了避开国民党飞机的空袭,两天不能走一样的路,就是这样,在寒冬腊月送一趟饭,浑身都会被汗水湿透。有时还会遇上飞机扫射。一次,一个炊事员在送饭路上遇到敌机扫射,他立即卧倒隐蔽,等敌机飞走,他立刻爬起来向阵地跑。到了阵地上,战士们打开筐子:“嗬,是烙饼,还热着哩! ”有一个战士抓一块饼,咬了一口说:“嗯?怎么有股怪味儿? ”仔细一看,原来是包着被子的柳条筐被打穿了,子弹穿进烙饼里,染上了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