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马谡不犯错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大凡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对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耳熟能详了。而街亭之战正是使诸葛亮五次北伐中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第一次攻势刹羽而归。这次失败以后,魏国意识到鼎立三足中最弱的蜀汉并非鱼腩,大力加强关中和陇右一带防务,再没有给诸葛亮可乘之机了。世人言及此战,无不慨叹诸葛亮用人不当而致功亏一篑。当然,也有学者指出,由于当时魏蜀两国国力差距巨大,诸葛亮北伐注定没有可能灭魏。不过,当我们细究《三国志》时,却能发现这是一个偶然性和必然性并存的战役。
马谡为失街亭负主要责任
单就此次北伐而言,诸葛亮选择的时机可谓相当精当。公元228年,他正式出兵时,“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在出兵之前,诸葛亮又利用曹魏内部的人事变动造成从蜀国投降过去的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心不自安”的机会,诱使孟达叛魏,逼迫魏国调大军前往镇压,致关中、陇右一带防御空虚。因此,当蜀军兵出关中、陇右之时,正好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以至其“朝野恐惧”、“朝臣未知计所出”。
这时,蜀国数一数二的名将魏延得知魏国镇守长安的主将安西将军夏侯楙“性无武略”,纯因皇帝国戚的身份高居要职,乃向诸葛亮主动请缨,要求诸葛亮率大军从斜谷正道进逼长安,自己则带领1万人马,“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奇袭长安。到时,夏侯楙“必弃城逃走”。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计策巧妙地抓住了魏国关中防御空虚和主将无能的弱点,处处讲求一个“奇”字,设计可以说精巧绝伦,体现了魏延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历来为后世众多史家和军事谋略家所称道。然而,在诸葛亮看来,这样的奇谋所带来风险是他无论如何无法面对的。夏侯楙虽是个纨绔子弟,但魏国本身人才济济,长安城中并非没有能人,谁敢保证没人会阻止夏侯楙弃城?退一步说,就是夏侯楙真的弃城逃走了,能保证长安城中的御史、京兆太守等不组织抵抗?这些人可是守土有责啊!他们不会不知道:一旦魏国朝廷追究弃城之罪,夏侯楙或许可以凭借其皇亲身份躲过重罚,而他们却难逃一劫。魏延手下只有1万人,从汉中到长安道路艰险,如果半途遭遇魏军劫击,有全军覆没之虞。就算是行军途中顺利,在10天之内到达长安城下,仅凭这么点兵力要攻破重兵设防的长安这个百万人口的大都会,难度也可想而知。长安离魏国都城洛阳又不太远,如果魏延顿兵坚城,诸葛亮的大军根本不可能赶在魏国援军到达之前进抵长安。这样一来,魏延所部就危险了。自从刘备在夷陵大败之后,蜀国军力本来就虚弱,再也经不起大的败绩了。而魏延又是蜀国军事上的一大支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所以,他拒绝了魏延的建议,令大将赵云、邓芝带领一部偏师进据箕谷,佯装进袭长安,牵制魏军关中主力外,自己亲率大军直取祁山,以期攻占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