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为何放弃春节?目的竟是这个
核心提示:最终明治天皇采纳政府高层的建议,决定颁行西历,每年只给公务人员发放12个月的薪水,借此消减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
习惯上,国人把每年的农历元月俗称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之始,所以又叫正月新年或新春,这一习俗的形成在我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也曾深刻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日本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两国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日本最早使用的历法出现于公元604年的推古天皇时代,是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人将中国的元嘉历传到了日本,一直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大体上使用着与中国相同的历法。农历正月初一曾经也是日本人辞旧迎新的日子。但同样是欢度新年,日本却呈现出与中国传统新年貌似相类又迥然其趣的人文景观。
中国人过年,实际上包含了除夕守岁与元旦迎新等一系列内容,尤其以除夕为一大节目。除夕的由来,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疬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这种习俗从周代到春秋时期就在民间盛行,隋唐时代传到日本,很快在宫廷、寺庙和民间流行。
日本人通常称除夕为“除夜”或“大晦日”,在古文里,“晦”是三十日的意思。江户时代日本人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制作的贞亨历,将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日或闰年的二十九日称为“大晦日”,就是大年三十。大晦日不能睡觉要守岁(或称“年越”),也就是过年——人们在自家围炉旁吃喝、娱乐到子夜,在108下钟声的余韵中,举家外出到社区境内的寺庙神社参拜祈福,即“初诣”。新年由此开始。
日本的农历新年有何习俗?
中国的新年习俗在日本并没有被一成不变地沿袭下来,从节庆元素到饮食习惯,日本农历新年的习俗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民俗的印记,又带有本土特色的人文风貌。
贴春联或立门神是中国民间过年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春联,起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符,桃木相传有驱邪避害的灵力。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诞生于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载,某年春节,学士辛寅逊奉蜀王孟昶之命在红桃木板上题字,叫“桃符”,书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两宋时,过年贴春联已很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雅称,当时春联的书写材料已经由木片改为红纸,即“贴春纸”或“春联”。
晚唐时,日本废除了延续两个世纪的遣唐使,从此关起门来酿造自己的“国风文化”,一直到宋元时期,日本没有再和中国建立官方往来,这或许是诞生于五代时期的“贴春联”习俗没有传入日本的原因之一。但日本将诸多源自中国的习俗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之成为日本节庆元素。门松、年糕饼和注连绳即是一例。
所谓门松,就是装点在门口或家庭主要活动区域的松枝。在日本,每到新年家家户户、店铺、公司还有车站的入口或中心位置都要摆上门松以迎“岁神”,此俗据说也源自唐朝,皇家、贵族过年时有在家里装饰松、竹、梅的节日习俗。平安时代(8-12世纪)后期开始,松枝成为日本正月新年的装饰物流行于京都的上流社会,到室町时代这一习俗已经普及到民间。彼时散文家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载:“每到新年,家家户户街上商铺,都装饰着漂亮的门松。”
新年的吉祥物还有注连绳和糯米做成的镜饼。注连绳,就是用稻草或秸秆编成的绳子,打成一定形状的结。每逢辞旧迎新,日本人就将其挂在家里的神龛上或庭院树上,装饰以青翠的松枝、橘子或龙虾头,象征昂扬的生命力与丰穰富饶,祈祷新的一年幸运之神常驻家中。据日本民俗文化学者考证,注连绳的习俗也是源自古代中国江汉流域一带,《荆楚岁时记》有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楚地就流行着新年“系苇草以避邪”的习俗,可视之为注连绳的源头。
民以食为天。大和民族新年最鲜明的特色或许在于节庆膳食。中国过年最典型的吃食是饺子,另外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内陆水产种类少,多以河鲜为主,尤以鲤鱼为贵,象征着飞跃和升迁。而日本渔业资源丰富,又多山地丘陵,所以来自山野地带的食材也多彩多姿,山珍海味平分秋色,于是形成了一整套与大陆食风迥然其趣的饮食风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正月大餐——“御节料理”。
据江户时代博物学家贝原益轩在《日本岁时记》中的考据,“御节料理”源自唐朝宫廷节庆饮食规制,最早在京都的公卿贵族僧侣之间风行,镰仓、室町时代进入上层武士之家,成为身份和品味象征,江户时代才开始在庶民阶层普及。“御节料理”寓意五谷丰登、家族康安、子孙繁荣等美好愿望,具有鲜明的大和文化底蕴,无论是材、味、形、色都极其讲究,可以说是日本节庆饮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