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独立战争期间老欧洲各国为何纷纷参与抗英援美

  核心提示:瑞典、丹麦、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和两西西里王国先后加入这个同盟,英国陷入彻底的外交孤立之中。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世界历史,北美独立战争,抗英援美

  

  七年战争的开销惊人,英国财政压力沉重。用于北美殖民地的财政支出在1764年也达到了35万英镑,这个数字是十五年前的五倍;由于普遍的贸易走私,英国在殖民地的收入(主要来源就是关税)少得可怜,严重地入不敷出——殖民地财政支出比收入高出四倍。七年战争后,英国开始向殖民地居民转嫁财务负担,推出《糖税法》和一系列新税,严厉打击走私活动。更关键的是,1765年英国通过《印花税法》,这是英国第一次试图对北美殖民地征收直接税。

 

  英国税收政策的改变在殖民地激起了滔天的反对浪潮,殖民地居民秉持来自宗主国的“无代表不纳税”原则,认为殖民地在英国议会中没有代表,所以英国政府征收直接税就是对他们天然权利的侵犯。90%的殖民地商人都是走私贸易者,《糖税法》更不得人心,遭到普遍抵制。英国政府做出让步,废除了茶税之外的大部分税种。不过茶税还是被殖民地居民视为英国暴政的象征。双方的敌对行动逐渐升级,1775年莱克星敦的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法国等欧洲国家终于等来了向英国复仇的机会。早在独立战争爆发前,法国就派人去北美煽动殖民地居民反对英国统治。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67年写道:“我知道制造阴谋动乱的国家(法国)希望看到局势发生混乱,在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制造不和。”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与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开战,而他们的正规军只有一万多人,武器弹药极度缺乏,也基本无正规海军,迫切需要欧洲国家的援助,殖民地和欧洲列强的合作本应该是一拍即合。但殖民地长期由英国统治,法国一直被视为英属殖民地居民的敌人,七年战争期间,殖民地军队就与英军并肩作战,打击法国。故而殖民地居民在感情上更亲近英国,殖民地领导人还担心,同法国结盟,即使获胜也可能沦为法国的附庸。

 

  随着时局的发展,殖民地领导人意识到要击败大英帝国,没有欧洲强国的支援是不可能的。1776年2月,殖民地开始向法国等国求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很快提供了一百万里弗尔的资金。西班牙在美洲拥有庞大殖民地,原本对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斗争颇有敌意,但英国不肯在欧洲事务上让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也拿出与法国相同额度的资金援助北美。荷兰则以自由贸易为借口与殖民地进行军火交易。

 

  不过,由于殖民地与英国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欧洲国家对前者获胜不抱很大希望。考虑到如果英国获胜,他们会遭到报复,因此这些国家还只是向殖民地提供非正式援助。

 

  1777年10月美国军队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对殖民地人民的信心大增。打击报复英国的机会不容错过,1778年5月,美国与法国正式结盟。“法美同盟条约的意义不仅在军事方面,它在政治上、道义上都给了殖民地人民以有力的支持,也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西班牙和荷兰也陆续对英国宣战。

 

  此时,英国也在欧洲急切地寻找盟友,主要对象还是俄国。部分地出于对英国曾两次拒绝与俄国结盟的报复,叶卡捷琳娜不但先后三次拒绝了英国大使和国王乔治三世的结盟请求,更发起了一个针对英国的“武装中立同盟”。

 

  英国与法、西、荷交战时,实施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武装中立同盟的目的是保护中立国与英国敌国的航运贸易,其实帮助了法国和西班牙。来自波罗的海的海军物资能够毫无障碍地送到法国和西班牙的船坞,从而也有利于美国人民的独立斗争。瑞典、丹麦、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和两西西里王国先后加入这个同盟,英国陷入彻底的外交孤立之中。这对一向擅长运用“合纵连横”策略的大英帝国来说,情何以堪!

 

  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向美国提供了800万美元的资助和贷款,西班牙援助了65万美元,荷兰提供了180万美元的贷款,欧洲各界还募集了200万英镑的捐款支援殖民地人民,殖民地用于独立战争的花费有三分之一来自欧洲。此外,7000多名志愿者奔赴北美直接参战,美国军队所用的弹药90%由海外提供,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法国。

 

  欧洲各国参与独立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打击报复英国,恢复欧洲的“势力均衡”格局。但毫无疑问,来自欧洲的资金物质援助,以及法国、西班牙与荷兰等国的参战是美国打赢独立战争的重要条件。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