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打败了日军却败给志愿军 竟是因为这个
为什么这么说?
战略指挥我这次不谈,就谈谈重视后勤吧。
举个例子:
开战之前东北军区已经储存了足够三十万人食用3个月的主副食,至少一个战役的弹药,包括粮食1.67万吨,食油430吨,各种干菜罐头920吨,马料9000多吨,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鸭绿江边始终都有大批物资囤集。
920吨干菜罐头!那种以为志愿军只能吃炒面战斗的说法,是片面的。
饼干和干菜罐头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等于零,只是因为缺乏制空权和运输能力的情况下 要受很大损失才能运输到前线而已。
但绝对不是没有。
等到五次战役后,转入阵地战时,伙食其实有较大改善,后方部队可以吃热饭,饼干和少量的罐头,一线部队不能生火,除了夜间炊事员可以从后方送上一顿热饭之外,可以吃饼干或者干粮。
跟历史上的任何一只中国军队比,志愿军的后勤配备水准已经是无法想象的”豪华”配置(当然无法和美国相比):
有过统计,志愿军的每个军拥有汽车约100辆,正是这看似不多的汽车运输,远远超过了抗战时期完全靠肩膀挑牲畜驼的后勤效率。
彭德怀自己承认,抗美援朝能打成最后的结果,有40%的作用要归功于后勤运输,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被美军切断。这和放弃重要补给任务,去攻击美国军舰的二战日军,形成鲜明对比。
而二战时期是什么样? 37年抗战爆发时,中国1个军拥有的汽车数量则是0。当时国民政府在全国只能找出卡车2789辆来。
不要小看这几百辆汽车的差距,这将直接导致战斗力的巨大差距。抗战时期中国军队1个师,没有任何车辆,所有轻重武器,子弹炮弹,口粮饮水,帐篷炊具,电线行李都必须士兵肩挑人背,携带能力极其弱小。一般最多只能携带0.5-1个基数弹药和数天口粮,这在战斗中直接表现为,军队哪怕仅经过数十公里短途行军,也会疲惫不堪。而数量不大的弹药携带量,也只能保证部队进行1-3天的战斗。
而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配备基本达到每个军100辆汽车的水准。在靠近鸭绿江的补给基地时 有最强的战斗能力,到后期越向南进攻,后勤补给能力逐步被美军空中优势削弱,最后只能进行7天的攻势作战,所以只能推进到三八线,但这也已经比抗战时期的国军强了N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