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被斯大林扭曲的的十月革命史
变了形的十月革命
许多人对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于斯大林亲自领导编撰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简明教程》)。这本教程在把十月革命阐述成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却也同时把斯大林自己对这场革命的臆想、论断、期望和他想要人们接受的东西列述于书中。
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本书编撰于列宁逝世后的第14个年头,列宁本人对于这场革命的许多说法并没有真实地、或者被扭曲地出现于此书之中。此外,在这场革命中曾经真实出现过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被斯大林简掉了,隐去了,或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人物和事件被描述成了十月革命的对立面、阴谋破坏、倒行逆施,被予以诅咒、挞伐。
事实上,人们只要肯认真阅读列宁当年的文字,就会发现与真实的十月革命相比,《简明教程》中的十月革命是变了形的。认识这种变形并不需要特别的才华和判断力,只需要对真理追求的热诚和对真理认识的勇气。而在《简明教程》成为唯一一本解释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进程的金科玉律时,在对十月革命、对整个苏联的历史都不容许有任何质疑的年代,追求真理的热诚和认识真理的勇气都变成了“离经叛道”,都成了不得不面对的危机和深渊。
对历史上的十月革命,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是应该称颂的,而对于《简明教程》中的十月革命(包括对整个苏联历史的阐述),我们却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去其糟粕;对被《简明教程》简去或隐去的人物和事件,必须给与历史应有的尊重并让他们回归历史。严格区别真实发生过的十月革命和《简明教程》中所阐述的十月革命,与其说是个方法问题,不如说是个认识问题。长期以来混淆这二者的区别,并使“十月革命”这个题目成了纯粹的政治问题、党内斗争和阶级斗争问题,这是人为的历史误会,是不堪回首的歧途。
谁领导了十月革命
真实的十月革命,简言之,就是夺取临时政府最后盘踞的冬宫的行动,组织和指挥是在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属下作战总部领导下进行的。当然,列宁是坐镇于斯莫尔尼宫的,是和托洛茨基在一起指挥和监督的。但在《简明教程》中,彼得格勒苏维埃的作战总部变成了“党的总部”,而具体的指挥者变成了斯大林。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绝大部分人不见于史册,作战总部的人荡然无存;托洛茨基是隐去不得的人物,但他被变成了暗中破坏十月革命的罪魁祸首。在最早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中间,只剩下了3个人的名字:列宁、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最后的结果是,列宁和斯大林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成了“列宁和斯大林一起领导了十月革命”。
《简明教程》还把十月革命仅仅说成是布尔什维克一党的革命行动,是布尔什维克一党夺权。但实际上,当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还不足够强大,无论是十月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十月时的夺权行动,除了布尔什维克,还有大量的非布尔什维克——— 波罗的海舰队的官兵(“红水兵”)和工人队伍(“赤卫队”),还有大批其他党派的人士。因此,1917年10月的夺权事实上是布尔什维克党和其他党派的联合夺权,是俄国当时实际存在的各种渴求变革的真正力量的共同胜利(在这一进程中,列宁的领导、导向和坚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十月后布尔什维克党为“清一色政府”所进行的斗争,才有了查封立宪会议和镇压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叛乱的行动。在这里,还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攻打冬宫”并不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以“阿芙乐尔的炮声为信号”、枪炮齐鸣、万弹齐发的大战斗。
事实上,十月革命的时机不是预先策划和制订好了的,而是当时的形势发展和骤然变化所造就的。在托洛茨基的赞同下,列宁当机立断决定了十月夺权的最后胜利,他当时说的如果现在不夺权,就会失去最佳时机,至于夺得政权后怎么办,以后再说。这一决策充分反应在布尔什维克的土地和农民政策问题上,甚至也反应在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决策上。夺权后颁布的两个重大法令《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就在不同程度上显现出了这种“夺权后再说”的实质。与其他党、尤其是社会革命党相比,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农村的工作很薄弱,并没有成熟的纲领,所以《土地法令》不得不以社会革命党人的农村和土地纲领为准。
谁合法,谁不合法
在旧军队处于分崩离析状态,不组建自己的军队就无法捍卫十月革命成果的情况下,列宁责成托洛茨基组建红军。托洛茨基在喀山的胜利一战缓解了彼得格勒被围困的危境,新组建的军队经受住了考验。为此,列宁对托洛茨基的工作大加赞赏。
同时,列宁委托斯大林去北高加索征粮,以解决共和国面临的危机性粮荒。但斯大林不满意于托洛茨基握有组建军队的重权,进而不满意于列宁对托洛茨基的重用,因此他在北高加索一面插手当地军队的事务,组建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在给列宁的信件中多次表述他对列宁、对中央决策的不满,在利用旧军官问题上对托洛茨基发难(事实上是对列宁发难,因为列宁是主张利用沙皇军队的旧军官的),以一种绝对的、盛气凌人的姿态谴责“晚辈”托洛茨基。
事实上,苏维埃俄国从建军日之始,就有两支军队的存在,一支是托洛茨基组建的,另一支是斯大林组建的。就当时的情况而论,托洛茨基是奉命组建军队,斯大林是自行组建军队。但《简明教程》却把斯大林组建的军队视为最合法、最神圣的,而托洛茨基的则被视为派系之争,是反动的、非法的。于是,托洛茨基的喀山之战就不见于史页,而察里津之战和斯大林的保卫察里津却被吹上了天。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组建军队上的争论在1937年至1938年的大清洗进程中,以托洛茨基麾下几乎所有高级指挥员被镇压而告终。
顺便说一句,“大清洗”对中高级军官的镇压集中于对托洛茨基组建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关于这一点,尚不是所有人都注意到的。
真正理解十月革命的关键
由于接触不断解密的苏联档案,我就对上述诸问题有了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的理解,并断续写成了长短不一的文字。在《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这本书中,我并没有讲述有关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全部问题,只是表述了对上述诸问题的个人看法。我认为,这些问题是真正理解十月革命的关键,是涉及今日能否较为深入、较为客观地接受十月革命伟大遗产和教训的重要问题。我捡的只是砖瓦,我期待的是他人的玉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