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希特勒没上台 犹太人还会被屠杀吗?

  一直以来纳粹都是恐怖的代名词,人们谈之色变,在德国甚至仅仅是做了“纳粹手势”都可能惹来大麻烦。这一切“过度”的反应源于二战时期法西斯党徒对犹太人疯狂屠杀的黑暗历史。后世,很多人把根本原因归咎在希特勒个人的种族情绪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世界历史,希特勒,犹太人被屠杀,纳粹党

  阿道夫·希特勒

  众所周知,“排犹”是欧洲人的老传统,其根本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油不溶于水”。公元前64年,罗马统治者占领巴勒斯坦地区以后,犹太人为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起义,但都失败了。公元70年,罗马统治者焚毁了“犹太第二圣殿”--为了纪念居鲁士释放曾沦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他们在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摧毁的“犹太第一圣殿”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圣殿,即“第二圣殿”。须知,犹太人把民族的历史与宗教的历史看成同一回事,将重建的第二圣殿当作犹太民族和犹太教复兴的希望。135年,犹太人最后一次反抗罗马帝国压迫的民族起义被镇压下去,大批犹太人惨遭罗马帝国的屠杀,幸存的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开始了长达1800多年的颠沛流离,被称为犹太历史上的“大流散”。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与帝国境内的许多其他被征服的居民一样,属于罗马臣民而非公民。但是,为了缓和罗马帝国的民族矛盾,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于公元212年颁布了一条法令,将罗马公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居民。据此,犹太人在法律上已经享有罗马公民权、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然而,伴随着中世纪的到来,罗马法被日耳曼约法所取代。

 

  根据传统的日耳曼约法,凡是外乡人,都被认为是所谓“客民”,都必须在土著人,即“主民”中寻求保护,都必须依附于主民;凡被认为是客民者,不能享有主民社会成员所能享有的基本权力。

 

  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击败罗马帝国以后,将这一习俗带到了西欧,原罗马帝国的居民统统成为蛮族国家的“客民”。对于大多数罗马居民而言,“客民”身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日耳曼人对基督教的皈依,日耳曼民族和大多数罗马居民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日耳曼人与非日耳曼人逐渐融合,成为基督教大家庭中的一员。

 

  但散居于西欧各国的犹太人由于拒绝接受基督教信仰、坚持把“上帝应允”之地以外的生活看成是暂时的寄居,被永远排斥在基督教主民群体之外,其客民身份也因此具有了“永恒”色彩。

 

  在西欧,无论他们来到所在国有多早、居住的时间有多久、贡献有多大,都永远被看作是外乡人。生活在中世纪的犹太人感慨道“甚至当我们的父兄在这里呻吟时,他们的家族还不曾在这个国家落脚的人们也称我们为外国人”。“永远的外邦人”、“永恒的流浪汉”成为中世纪西欧表明犹太人永恒客民身份的同义语。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