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成功实施人口规划的必要条件
早在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要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真抓实干,勇于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因此,国务院人口规划的目标绝不会是儿戏。我们还注意到,人口规划在实施部分特别提出,在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加强人口中长期预测。健全人口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这反映了国务院充分认识到准确预测人口趋势的重要性,力求避免错误的预测误导决策。
2014年3月,时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在《人口研究》发文称,全面二孩后年出生人口峰值将达到4995万人,而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教授在2014年第20卷第6期的文章判断,翟振武教授这一研究是在2011年之前完成的,其结论很可能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决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5年全面二孩实施后的出生人口峰值难以超过2000万。扣除政策放开之前约1500万的基数,全面二孩新增的出生人口在高峰年最多不超过500万,只有翟振武估算的3495万(即4995-1500)的1/7。尽管翟振武教授的估算所对应的放开时间略早,但差异如此之大不是简单的失误可以解释。我们相信,在国务院新的人口规划实施过程中,如此误导决策的预测错误决不能被容忍。
比预测错误更为严重的是刻意歪曲甚至造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生育率仅有1.23,但计划生育部门以漏报严重为由,把大幅调高后的1.8作为人口政策的基本依据达10年之久。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核实当年的生育率显著低于1.4,说明当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但把生育率上调46%(即(1.8-1.23)/1.23)违反了基本的学术伦理甚至常识,直接后果是严重贻误了应对低生育率危机的时机。实际上,目前的人口数据自相矛盾及其引起的困惑比起2000年的情况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的抽样调查(俗称人口小普查)数据,当年生育率仅有1.05,由此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仅有1160万左右,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却是1655万,两者相差达500万之巨。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回测,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都存在高估,高估幅度从数十万到近300万不等;另一方面,由每年抽样调查推算得出的出生人口却非常接近人口普查的回测数据。如果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那现在每年出生人口将更接近1300万,而不是公布的1700多万。要是果真如此,实现人口规划目标的困难程度将还要高一个数量级。
2015年1月17日,辽宁省省长陈求发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承认,2011年到2014年,辽宁省所辖市、县存在财政数据造假。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辽宁省此前搞假数字、带水分的财政收入,严重违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预算法的规定,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误导了中央决策,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该负责人还强调,要“督促地方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依法依规对弄虚作假的地区和人员进行问责。”辽宁省经济数据造假事件的曝光和处理充分说明了,中央对误导决策的数据造假绝不会姑息。相比经济数据来说,人口数据更为重要,而人口数据扭曲甚至造假的危害也远比经济数据造假更为严重。至于人口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要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才能清晰。届时,应该可以判断目前每年出生人口多达500万的出入,到底是因为统计部门专业水平不足导致抽样调查严重低估生育率,还是因为公布的出生人口因判断失误上调过高抑或被某些因素人为刻意扭曲。如果真的存在系统性扭曲和造假现象,我们相信中央对相关机构和人员一定会追究责任、严惩不贷。
人口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维持人口的均衡发展则是确保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在我国出生人口面临雪崩的前夕,国务院最新的人口规划可喜可贺。如本文详细分析所示,实施这一规划需要在两年内就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即使这样,要实现人口规划的主要目标依然是逆水行舟,艰难无比。至于这一涉及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根基的人口规划将如何实施,最终的成效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我们相信执政党有担当、有信心、有能力力挽狂澜,逆转中国的人口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