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还是美式?中国航母的未来角色怎样?
我国航母地勤人员的三色马甲配置与美式航母非常类似
在这里,笔者要替苏联海军伸个冤,也要为中国航母未来的角色“算个命”。
长期以来,苏联从1123型开始,经历一连串1143系列,最终止于1143.7(即“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发展脉络一直饱受海军学者的诟病。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在苏联海军的使用中,还是在舰艇的规格上,这些战舰看起来都更像是一艘“超大型巡洋舰”而不是一艘航母。但对苏联海军自己而言,实际上是十分清楚真正的平甲板航母的意义和价值的。这一点可以从苏联海军一个又一个夭折了的大甲板航空母舰方案中看出端倪。但在苏联的体制下,海军的特殊使命和作战要求让“载机巡洋舰”的需求更加迫切,加上不喜欢大甲板的国防部长对一切的“真”航空母舰都坚决抵制,这才导致了苏联海军在航母发展上的“迂回曲折”,以“载机巡洋舰”的名义上马,老老实实地配备反舰导弹,并利用一切机会加大航母的吨位和航空功能。如果说“基辅”是这个迂回的开始的话,即使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这种必备反舰导弹的迂回,仍然没有结束。
最终未能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俄罗斯,独此一家的前甲板导弹发射装置
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可以说是在苏联航母的基础上开始的,不过到了辽宁舰这儿,虽然没有用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样高级的核动力和弹射器,但却率先完成了“迂回”的使命,去掉了对中国海军而言无用的反舰导弹发射井。但由于辽宁舰和第一艘国产航母都是基于苏联航母设计进行修改的产物,中国海军的航母就面临着一个难题:载机巡洋舰的基础让其先天有机库面积小、载机量少、航空作业能力有限的不足,而拆掉反舰导弹后,原本的反舰攻击能力又被大幅度弱化(尽管辽宁舰上的歼-15具备发射鹰击-83K空舰导弹的能力,但受舰上长起飞点的限制,该舰组织大机群开展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并不乐观),这一切使得中国航母的优先使命依然是以舰载机执行舰队防空为主。也就是说,尽管具备一定的反舰能力,但辽宁舰和第一艘国产航母的主要任务,依然是以舰队防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