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珍珠港“慰灵”又如何,不来南京就对了
当地时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夏威夷珍珠港,向美国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献花。安倍同时“慰灵”日美两国遇难者,并再次承诺“不战”誓约。期间,他还专程向二战日军飞行员饭田房太的纪念碑敬献了花束。
安倍向二战日军飞行员饭田房太纪念碑献花。
1941年12月7日清晨,饭田房太从“苍龙”号航母上起飞,执行偷袭珍珠港的任务。轰炸时被防空火力击中,最终他驾机冲向美军基地,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第一个自杀攻击的日军飞行员。而这位饭田中佐,还是安倍的山口县老乡。
战后,美军出于道义和尊重,在饭田战(坠)死(毁)的珍珠港基地内,为其修建了纪念碑。安倍在与奥巴马的演说中,特意以英文对此解读为“The brave respect the brave(勇者惜勇者)”,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而作为即将卸任的总统,奥巴马也不介意顺水推舟,再卖日本人个面子。
从邀请奥巴马访问广岛原子弹爆炸地,到以经济筹码(10亿日元“支援金”)换韩国撤去慰安妇少女像,日方这种洗白的伎俩,其实是长期谋划的结果。美国及西方不是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在和平、人权等普世价值之下,日本具备极大的操作空间——毕竟自己实打实的挨了2颗原子弹,不难装扮成“受害者”面对整个西方世界装可怜。
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成就、坚守“和平国家”的国际责任,乃至日剧、动漫、游戏等文化软实力,则成为了这些洗白手段的加分项目。
既然打算清算二战历史,亚洲各国遭受日本战争伤害的人们,则不难发出这样的疑问:“安倍选择去珍珠港,为什么不来南京慰灵!?”
当地时间27日,安倍与奥巴马在珍珠港发表演说。
对于这种天真的想法,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说过的一番话,对大家或许有所启发。当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小泉对这位政治继承人表示了公开支持,“关于参拜影响日中关系的说法是可笑的。自我(参拜靖国神社)以来7年多过去了,没有日本首相再参拜过,日中关系难道变好了吗?”
中日关系的转变,不单取决于某一国的意愿,更要放眼东亚格局的大环境。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但不得不承认,《旧金山条约》构建了目前的东亚格局的基础。今天的东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美国主导,尽管她的实力已经不一定能扮演好“警察”,而彻底消除冲突。但这种局外“仲裁者”的存在,仍然让东亚国家在决策时,都无法忽视“美国因素”。
二战后,日本被迫接受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其国家权利的约束。随着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日本不再甘心于此,历届政府都在为摆脱现状进行努力。冷战结束后,时任民主党党首的小泽一郎提出了“普通国家论”,日本相应的追求也被称为“国家正常化”。
从小泉内阁开始,日本政府在思想和舆论方面加快了“国家正常化”的步伐,安倍上台后则进入落实和扩展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修改宪法并获得集体自卫权,这是日本争取“国家正常化”的最显著标志;二是促进联合国改革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三是扩展自卫队的职能。
美国大选期间,民主党的副总统拜登攻击特朗普时曾说:“难道他不了解,我们撰写了规定(日本)不能成为拥核国家的日本宪法?他在学校的时候干什么了?”这次,美国人又瞎说了大实话:既然安倍内阁的最高目标是修宪,而“和平宪法”又是美国人所加的,安倍自然更看重美国人的态度,而非中国。
如今“亚洲当前情况跟一战之前有一些有趣的类似”,诚如美智库所言,中日“两国政府都不希望在历史敌人和当前的对手面前示弱”。面对经济停滞、国内问题重重的现实,以及难以化解的历史宿怨和民族主义政治文化现实,中日关系恐怕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应安倍珍珠港“慰灵”时所说的,“没有中国等亚洲受害国的和解,日本历史这一页翻不过去。”对于日本来说,二战是历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也是现在乃至未来,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在道德制高点上牵制日本的有力武器。
退一万步而言,如果安倍、甚至明仁天皇,真的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扑通”一跪,高呼谢罪——到了那时候,日本将彻底挣脱出战争罪人的形象,激荡的民族主义情绪往何处发泄?中国又如何寻找制约日本的更好筹码?
从这种意义上说,日本最好一辈子被钉在战争发动者的耻辱柱上,安倍不来南京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