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斯大林之死是贝利亚精心策划的一场谋杀案吗?

 

  有论者认为,无论是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四战友都是有意识地对生命垂危的斯大林见死不救。都是他们将斯大林害死的。事隔多年之后,莫洛托夫曾引用贝利亚对他说过的一句骇人听闻的话:“我把他干掉了。”

 

  为斯大林作检查的医生们都怕得要命,他们的手在瑟瑟发抖,牙医在为其卸假牙时将假牙掉到了地上。警卫将病人的衬衫撕开,医生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脑溢血。斯大林已失语,右手不能动,左腿也已瘫痪。接下来,医生们对病人进行了抢救:注射、在后脑勺和脖子上贴医蛭……

 

  战友们将布尔加宁留在病人身边,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据日志记载,3月2日上午10时30分,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来到斯大林办公室。随后,失宠的莫洛托夫、米高扬、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和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也来了———开始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瓜分他的权力。此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胆子大了起来的伏罗希洛夫、米高扬又驱车前往别墅。

 

  根据日志,当晚九点半,他们又在斯大林办公室开会,继续瓜分权力。早上又去别墅。天天如此。

 

  尽管如此,奄奄一息的斯大林对他们说来还有用处。一位在场的医生后来写道:“马林科夫暗示我们,他希望医疗措施可以使病人生命延长相当一段时间。我们都明白这里说的是为组建新政权和准备社会舆论所必需的时间……斯大林偶尔呻吟两声,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仿佛他用理性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周围的人。伏罗希洛夫便说:‘斯大林同志,我们在这儿,都是你的忠实朋友和战友。你感觉如何,亲爱的?’但那目光已无任何表示。”

 

  莫洛托夫说:“我被叫到别墅……他的眼睛已经闭上,当他睁开眼睛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贝利亚就跑到他面前吻他的手,葬礼后贝利亚哈哈大笑道:‘科学泰斗,哈哈哈。’”

 

  赫鲁晓夫说:“斯大林一发病,贝利亚就骂骂咧咧,直挖苦他。可只要病人脸上出现恢复知觉的迹象,贝利亚便跑过去,跪在旁边,吻起他的手来。”

 

  斯大林之女斯韦特兰娜是正在上法语课时被叫到别墅的,她回忆道:“临死之前的痛苦挣扎十分可怕。大家眼看着这种挣扎使得他透不过气来。在某一刻,看来是在最后一刻,他忽然睁开眼睛,扫视了一下站在周围的人,这目光令人不寒而栗,不知是神经失常的目光,还是愤怒的、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俯身向他的陌生医生的恐惧的目光。这目光在刹那之间扫视了一下所有的人。这时,他又令人感到费解和可怕地忽然举起(可以活动的)左手,不知是朝上指着什么地方,还是在向所有在场的人发出威胁。手势令人不解,却是带威胁性的。而且不知道他那是针对谁、针对什么……”

 

  她还写道:“只有一个人的举止简直有些不成体统,这就是贝利亚。他极度兴奋,那张本来就招人讨厌的脸不时因使他膨胀的私欲而变得不堪入目。他的私欲是图虚荣、残暴、狡猾、对权力的渴求……在此重要的时刻他竭力做到既不要狡猾过度,又不要狡猾不足!他走到床前,久久凝视着病人的脸,父亲偶尔睁开眼睛但看来并无知觉或者是意识模糊。于是贝利亚便紧紧盯住意识模糊的眼睛,他希望在这里也是‘最忠实、最忠诚的’……这是个绝妙的狡猾廷臣的现代典型。他身上体现了东方式的奸诈、诌媚和伪善,连父亲这样不会轻易受骗的人也被他所蒙蔽。”

 

  眼下,贝利亚的本性已暴露无遗,他已很难克制自己。不光是斯韦特兰娜,许多人都明白是这么回事。但大家都很怕他,都知道值此斯大林弥留之际,全俄国再没有人握有比这个十分可怕的人更大的权力和力量。

 

  3月5日晚上9时50分,在位于莫斯科近郊孔策沃的斯大林别墅,斯大林停止呼吸。贝利亚第一个跑到走廊上,人们听到了一个掩饰不住喜悦心情的高声呼喊:“赫鲁斯塔廖夫,来车!”(又是这个神秘的赫鲁斯塔廖夫!)

 

  贝利亚匆匆去了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也随后赶到。在这里举行了斯大林去世后的第一次中央主席团全体会议。时任《真理报》主编的德·特·谢皮洛夫应邀列席会议。据他的回忆,斯大林坐了30年的首席圈椅空着,没有人坐,马林科夫和贝利亚相对坐在首席圈椅的两边。贝利亚显得兴高采烈。没有正式的主席,但马林科夫的新角色是数日来在斯大林的病榻旁讲好了的,于是大家都对着他说话。他也对会上的发言加以总结。会议决定由苏斯洛夫和波斯佩洛夫立即起草《告全国人民书》,并成立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治丧委员会。

 

  后来举行的几次会议,决定由马林科夫出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莫洛托夫、布尔加宁为副主席,卡冈诺维奇任第一届主席;决定中央主席团从25人减为10人。贝利亚分管由国家安全部和内务部合并而成的内务部,莫洛托夫任外交部长,布尔加宁任国防部长。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