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抗日第一枪之人 揭秘马占山将军

  “七七”事变后,马占山奉命组编东北抗日挺进军于山西大同。1937年,绥远抗战后辗转进入伊盟,“警卫伊盟,兼守河防”,最后又驻守于府谷县哈拉寨(现名哈镇),英勇抵抗,屡出奇兵,使日伪军始终未能突破黄河和蒙陕边界进入陕北,为保卫大西北、保卫陕北、保卫延安做出了贡献。

 

  帮助地方建校 兴办慈善事业

 

  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抗日八年来,马占山率领的挺进军多次出击日寇,经历大小数十战,保卫了黄河以南国土免遭沦陷。同时,帮助地方学校兴办慈善事业,修筑河堤,建立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纪念塔——将士塔和忠烈祠。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马占山将军的功绩和他的美名至今在哈镇及府谷人民群众中流传。他留下的抗日活动遗址如赵家大院、育婴堂、秀芳图书馆、忠烈祠等,至今仍保存完好。2004年,哈镇马占山抗日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挺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矗立在哈镇西湾的半山腹上,是一座四棱柱体的纪念碑,塔顶为半球状,中间有箭头状突起,碑身正面嵌石上刻有马占山亲笔题写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9个大字,落款“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题”,背后刻有题写的“还我河山”和阵亡将士军衔、姓名。

 

  “这一片陵园里都是长眠地下的抗战将士,他们都是为抗日战争捐躯的,当年马占山建这个纪念塔的时候,题写的‘还我河山’底下,河字的那个口没有关掉,人们不解其意,问马占山将军。马占山将军说,什么时候把倭寇赶出山海关,再关口。”当地一位百姓告诉记者:“日本人已经赶走了,我们也把这个口关上了。”

 
打响抗日第一枪之人 揭秘马占山将军
 

  打响抗日第一枪之人 揭秘马占山将军

  在府谷县哈镇镇政府干部崔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哈镇对岸的西湾村山麓的忠烈祠。崔婷介绍,忠烈祠是1942年马占山将军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部属将士而修建的祠堂。忠烈祠主体建筑为依山凿壁的石窟。门庭青砖建造,拱门形洞挑角出檐,顶上是圆形砖雕,象征墓冢,门额刻“忠烈祠”三字,祠堂内祭台依山而凿,供大小灵牌数百个,标明其姓名、军衔。记者注意到,祠堂外左右厢房各一间,为伺奉人员和存放祭品的地方,山墙上分别绘有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祠堂前平台上两边各有一把厚重的石圈椅,平台正中阶下有拜碑亭,碑碣正面是马占山将军撰写的碑文;两侧是国民党爱国将领们的题词,傅作义将军的隶书题词是“浩气长存”;邓宝珊将军的题词是“碧血有痕留战垒,青山无语拜碑亭”;背面是马占山部属郭殿丞、王鼎三、慕新亚、吕征纪的题联:“飒爽英姿铁马金戈一梦,峥嵘片石边风塞月千秋。”每年春节、清明马占山将军亲往致祭,悼念先烈忠魂。

 

  在抗日战争期间,马占山还帮助当地学校兴办慈善事业,秀芳图书馆就设在哈镇小学的校院内。学校的老师向记者介绍说,秀芳图书馆始建于1940年。当年,马占山将军看到当地教育落后,就发动军官捐款,修建了中山中心小学。他先自己捐了100块大洋,共筹款3000多元,捐款修建的学校有6个教室和校长室、会议室、教员室、学生宿舍、伙房等。“马占山将军还在校园中心修建了一个图书馆,二层建筑,以马占山表字‘秀芳’命名。”崔婷说。记者看到该图书馆底层为正方形平房,边宽5米、高6米,正门两侧各雕一半圆高柱,门上题额“秀芳图书馆”,后壁上方正中书“启聪德智”。上层为木构八角亭,青砖盖顶,正中饰宝葫芦砖雕,八角飞檐翼然高翘,檐下八条横枋上分别刻有“提高地方文化”“保护公共建设”“创造育人基础”和“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校训,其建筑风格厚重而不失精巧,文化蕴涵丰富。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