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吞噬外界颗粒的“胞吞效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但您想过金属也能像生物细胞一样将周围的颗粒吞入体内吗?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就发现了液态金属的这种神奇的类生物行为。日前,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尖端科学》上。


不同于常规环境下的固态金属,镓铟合金即使在室温下也能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液态金属。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小组研究发现,溶液环境中的液态金属液滴,在受到电场或化学物质的作用时,会产生类似于细胞吞噬外界颗粒的胞吞效应,能高效地将周围的颗粒吞入体内。这一发现也开辟了一条构筑高性能纳米金属流体材料的新途径。

这种神奇的吞噬现象并不是液态金属唯一的类生物学行为。研究小组还发现,当把金属液滴部分浸没于碱性溶液、并部分暴露于空气中时,处于液态金属与空气交界面的溶液会出现规律性的振荡。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刘静:从实验观测来看,它就像肺泡一样。所以我们把它命名叫呼吸获能。它完全就是靠这个环境、空气或者溶液的相互作用,就有点像生命。


据介绍,液态金属具有自主形态变化等多种特性,在电场磁场作用下还能表现出很多神奇变化,能广泛应用于3D打印、柔性智能机器、血管机器人等领域,类生物学行为的新发现将进一步开拓液态金属研究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