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种选择
1月6日晚8点,环保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发布会上说,自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大家感到很焦虑,作为环保部长,看到雾霾天,他也感到内疚和自责。
他认为,目前,大气治理还处在负“重”前行阶段。
京津冀及周边6个省市,占全国7.2%的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的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钢铁产量3.4亿吨,占全国的4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7%,电解铝产量占全国的38%,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的33%,水泥产量占全国的19%……
环保部正在加班加点研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解决冬季污染的问题。
一天后,北京市政府也有了进一步的动作。1月7日下午3点,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就近期空气重污染应急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与媒体、企业、市民代表交流。
蔡奇说:“我来北京工作以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现在社会对雾霾天气关注度很高,大家都工作、生活在北京,有这样的关切和焦虑,甚至是一些吐槽,我表示完全理解,感同身受。我对持续雾霾天气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不便,内心深感不安。”
蔡奇与陈吉宁一样,认为主要是冬季治雾霾的难度大。
“近几年,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pm2.5平均浓度在下降,我们完成的任务和大家的感受是有反差的,主要就是冬季供暖季治霾难度大。”
尽管每年都在治理,但雾霾并未好转。有律师和志愿者,以政府没有履行好治理雾霾为由,将政府告上了法庭。然而,也有观点提出,除了政府,作为个人能为消除雾霾做些什么?
2015年12月5日,是巴黎气候大会的“行动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出席。
在大会上,马云讲到了令人忧心忡忡的雾霾,也讲述了“逃离”与“坚守”的两难选择。
“很可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不仅仅是政治家讨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责任。今天我们都已经没有选择。”马云表示。
马云同时认为,雾霾问题不仅仅是因为政府的失职,也是因为社会缺乏一种抗体、一种信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意识,每一个人的行动,而不是等待某一个组织的行动。”马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