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伦敦,蔚来在德国慕尼黑有一个100人的造型设计中心;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北美分公司和智能网联研发总部主打软件、车联网、智能驾驶的开发;公司总部在上海,并且掌握电动车三电核心技术。
形象地说,EP9是欧洲的脸,美国的脑袋,中国的身体,十足全球化的新生儿。
EP9首批限量生产了六辆,分属于李斌、李想、雷军等六个投资人。这批车都将交给蔚来汽车公司,在国内用于用户体验。
3.
蔚来一上来,就造出世界最高速的电动跑车!每辆直接造价120万美元。目标就是要从高端入手,打造一个楔进汽车业的锐利的切入点。
秦力洪说,EP9——E是电动车,P代表性能,9是内部编号,最高级,量产车编号不会再往上。对于媒体追问,下一款量产车是不是SUV ES8,李斌口风很紧,不置可否。
蔚来造量产车,不搞圈钱去国外买地建厂的噱头,早早宣布由江淮汽车“代工”,似乎不够高大上,一直颇受质疑,甚至嘲讽。
此前我还特意去了一趟江淮,发现这家很有根底的老企业,这两年技术和管理都在快速提升。后来大众宣布与江淮合作开发新能源车,无意中步了蔚来的后尘,或者说英雄所见略同。
这次在伦敦与李斌深谈,才发现此举饱含的大智慧。
李斌说,作为后进入者,蔚来的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电动车的“三电”核心领域,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分别在常熟、南京、昆山建立了制造基地,都是由我们自己掌控。而在制造环节,我们与江淮的合作,由江淮进行初期投资,在内部建立一个四大工艺齐全的全铝车身工厂,双方共同管理。
在中国目前的汽车行业体制下,新建汽车厂,光是立项、建厂、生产资质的审批流程起码就得三五年。然而由资质齐全的传统汽车企业江淮“代工”,产品由蔚来负责回购包销,无论怎么看都是蔚来和江淮双赢的明智选择。
4.
我问李斌,传统汽车业已经有百年历史和极高的集中度,而且也在大力进军电动车,IT企业造车还有机会吗?
李斌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创新型代表公司。即使在IT业,也是从IBM,到微软,到谷歌,到苹果,后浪推前浪。传统汽车公司的壁垒的确很高,但是不试一下,怎么就认定没有机会?就拿中国汽车业来说,第一代的代表是一汽、东风等央企;第二代吉利、奇瑞、长城等体制外非主流企业,当年使出了吃奶的劲才挤进圈;到了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谁能成为第三代,环境和机会应该是更好了吧。
李斌把蔚来标定为一个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完全由中国人的品牌和技术主导的全球化汽车公司。
蔚来汽车创立的新体系包涵三个核心:以软件定义为中心的产品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理念的全球化研发团队;一切基于移动互联的用户体验。
只要关系用户的事——无论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还是销售、服务的创新模式,都由我们承担。李斌说,我们将重新定义服务用户的所有过程。
用户体验为中心。这一点一些传统汽车公司也看到了,但是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的系统不支持。
李斌说,IT企业造车,不要妄说什么技术颠覆。两年来,蔚来起码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虽然最后成功的未必是蔚来汽车,但是我们没有包袱,愿意放手一搏。
5.
在我看来,蔚来造车如此精明且“接地气”的路径设计,远比它两年内造出一款全球最快的电动跑车更加了不起,更值得关注。但是在真正的成功到来之前,我只给蔚来“靠谱”这样很吝啬的评价,因为历史证明,在中国,“捧杀”对于汽车企业伤害最大。
李斌谈到蔚来的抱负: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为挑战极限而生,力求作成一个3.0移动互联汽车的百年公司。
他说,今天中国电动车很热,新车很多,但是从比亚迪到特斯拉之间,高端电动车可选择的车型并不多,尤其以移动互联思维、智能驾驶为核心开发的电动车尚属缺门。从全球看,这是一个万亿元级的大市场。蔚来从高端入手,已经有了清晰的产品布局,靠错位竞争,有可能在电动车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电动车市场会有自己的大众、丰田,但是那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目标是做移动互联电动车中的雷克萨斯。这一块市场的窗口期大约也只有三年时间,我们还要加倍努力。
秦力洪补充说,蔚来深知重任在肩,前途艰险,每迈出一步都会特别谨慎。但是我们坚信,移动互联理念的新车企在中国诞生的时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