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写给中国游客的美国火人节旅行指南

7-坐在车上的大猩猩.jpg

  坐在车上的大猩猩

  大熊猫在这里行不通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冷战思维,境外媒体“抹黑”我们已然成为惯性,所以别期待Burner 们会对你的中国身份有多少认同,大部分人听到“来自中国”后的反应都是一样的:“WOW !你跑这么远就为了火人节?” 仅此而已。

  如果真的想让人一眼看出你就是跨越太平洋从古老东方飞过来的“处女”,披一身熊猫皮或许是个好主意—— 不过请答应我,别这样。二次元虚拟世界里卑微的幽默感,在这个三次元世界最身体力行的狂欢节上,只会显得更加卑微。不如放开身体打开胸襟,先找找做人的感觉,再想怎么做中国人这件烦心事儿吧。

  拗造型也是一门国际语言,很多人不带补给不带食物,只为在箱子里塞满奇装异服,有很多营地会向Burner 们免费发放衣服和装饰物,但也请答应我,如果您搞不清楚这件衣服、标志背后的含义,那最好不要轻易就穿上它。比如说,如果您不是Gay ,就不要穿彩虹蕾丝小短裙……

8-来自台湾的MAZU营地创作的艺术车.jpg

  来自台湾的MAZU 营地创作的艺术车

  火人节到底(不)是什么

  “释放自我,脑洞大开”“和CEO 一起过火人节”“硅谷冒险家的新乌托邦”……这些都是网上搜索火人节新闻得到的标题。为什么国内媒体最近才开始对一个存在了30年的狂欢节如此趋之若鹜?扎克伯格们的临幸,将“成功” 的标签贴到了火人节身上,而加油添醋后传到我国自媒体,又凭空多出一份浪漫主义的幻想。与其推崇炒作火人节的极致自由,不如直接承认对美式精英生活方式的窥探,以及求之不得的那份酸爽。您可以把火人节理解硅谷精英的灵感金矿,但请搞清楚:到底是火人节造就了精英,还是精英造就了火人节?

  同理,当我在网上看到“北京黑石城XXXX 公司” 主办的中国版火人节“因安全原因及其它不可抗力被迫取消” 的新闻,只能忍不住会心一笑了。火人节并非不可复制的,但复制它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试问中国哪个拥有沙漠的县级市的官老爷有胆量承办一场聚众又放火的“艺术节” ?面对20多米的火柱当地消防部门应该把安全线设置在几公里之外才能真正“安全” ?什么样的中国企业会甘心投资艺术创作又“去商品化” ?

  咱们还是组团旅游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