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锦绣未央南安王真的坏吗?
剧中的战斗场景
在《锦绣未央》中为数不多的战争戏份中,主角拓跋浚带领的少量北魏军队,居然成功的击败了数量优势巨大的南朝宋军队。而南下争夺军功的拓跋余,也是杀的宋军大败,凯旋而归。虽然历史上两人都不曾有过大规模带兵记录,一个在四处交战的时候留守中央,一个在执政期间维持和平态势。但北魏在军事力量上,的确较南朝来的有优势。
南朝宋一直以西晋时代就开始成型的世兵为主要动员体制。作为军中士兵的主要来源,地位低下,缺乏求胜欲望和荣誉感的军户,被世世代代束缚在军中服役。相比之下,北魏在前期的主要军事力量都有鲜卑本族人担任。汉族人虽然也有军事力量为朝廷服务,但都局限于地方自我防卫的二线部队中。
而北魏军队中四处征战的鲜卑主力,无论是人马具装的重骑兵还是善于射箭和使用长矛盾牌的步兵,都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这人鲜卑人在与南方作战,尤其是防御性作战中,士气更高。
北魏军队
《锦绣未央》中的南朝北伐,原型即是历史上的元嘉北伐。当时的南朝宋在元嘉年间,先后于公元430年、450年和452年,三次进行大规模北伐战争。虽然宋在军队数量上占据优势,却因为士兵士气的相对低下,步兵对骑兵机动能力的不足,而进展不顺。
更为要命的是,为了限制地方军头做大,威胁自己。南朝的军队往往在上上下下拥有数套独立而缺乏联系的指挥系统。在这些负责而对立的指挥系统之上,还有南朝皇帝们亲自下诏的遥控式指挥。整一套系统,并不以战场上灵活机动的迎敌为目的,仅仅是做到提防将领和军队的管制措施。但结果便是庞大的军队互相都缺乏协同作战,并且以非常生硬死板的策略进行部署战斗。面对士气较高,机动力更好的北魏军队,结果可想而知。
《锦绣未央》虽然只是一部带有北魏背景的宫斗剧。但其实所采用的人物和事件本身,都有历史原型可查。当我们欣赏完了现代式的宫斗大剧,再向下挖掘真正的历史背景,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