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专家:《邓小平时代》里有些史实是错误的

 

  22.第120页,书中写到:“要求各省市党委履行对钢铁厂的领导责任,确保它们完成指标。”应在“省市”之后加“区”,因为中国省一级的建制是省市区。当时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包头钢铁厂,这是我国当时比较大的钢铁企业。

 

  23.第122页,书中写到:“实际上,王洪文曾做过一系列的努力以承担起主持党的日常工作的职责;有些了解他的人觉得,他并没有参与‘四人帮’犯下的罪行。”当时毛泽东在讲话中所指的“四人帮”是: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本身就是“四人帮”的一员,书中的这种表述是自相矛盾的。

 

  24.第127页,书中写到:“为了加强党的团结,邓小平采用了毛在1945年抗战结束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上的做法。”书中第354页还写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中共即将进入新阶段时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中共领导层根据新时期的需要总结了过去25年的党史。”中共七大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是在9月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第49、50、51页)所以,书中所说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为“抗战结束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是不对的。而且从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到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时间应该是24年而不是25年。

 

  25.第128页,书中写到:“1975年5月5日,毛泽东主持了他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后不久,邓小平又去医院看望了周恩来。”据史料记载,毛泽东是在1975年5月3日深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的。5月4日上午,邓小平前往三〇五医院同周恩来谈话,就贯彻落实毛泽东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交换意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0—41页)

 

  26.第129页,书中写到:“在正式担任了第一副总理后的第二天,1975年1月6日,邓小平把胡乔木叫来,提议由他和吴冷西、胡绳、李鑫等人成立一个研究理论问题的写作小组。”据史料记载,1月5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1975年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邓小平被决定任副总理,在副总理的排序中名列第一。(《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2、5页)书中所说邓小平正式担任第一副总理的时间有误。

 

  27.第136页,书中写到:“他(胡耀邦)宣布,中国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包括科学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四个现代化作了重申。在以后中共所讲的四个现代化中,其中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所以,为了准确表述,应在“科学”之后加上“技术”二字。

 

  28.第143页,书中写到:“邓小平领导着《人民文学》与‘四人帮’ 的斗争,但他在(1975年)10月上旬开始受到批评后,保守的文化部又占了上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975年10月23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六人会议,传达毛泽东对清华大学刘冰等来信的批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21页)。所以,“10月上旬”应改为“10月下旬”。

 

  29.第149页,书中写到:“根据毛的指示,邓小平在(1975年)10月23日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了毛的指示。”第161页写到:“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在10月25日向政治局传达了毛对邓小平的批评”。据史料记载,邓小平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不是政治局扩大会议,而是有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吴德、谢静宜、迟群参加的六人会议。这次会议的情况由邓小平、李先念、吴德、汪东兴联名于10月27日向毛泽东书面报告。他们在报告中还建议将毛泽东的指示原原本本地向中央政治局传达,毛泽东表示同意。(《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21—122页;《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17页)所以,书中所说的会议名称是不对的。另外,从时间上说,在毛泽东还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召开政治局会议传达他对邓小平的批评,“10月25日”的开会时间也有误。

 

  30.第150页,书中写到:“毛泽东的新联络员毛远新,1975年10月—1976年4月”。据有关史料考证,毛远新做毛泽东的联络员,时间应该是从1975年9月到1976年9月,即毛泽东逝世后结束。这里书中表述的时间有误。

 

  31. 第164页,书中写到:“周恩来去世的当天(1976年1月8日)下午4点,邓小平向毛汇报说,很多外国代表请求前来表达他们的敬意。”而第161页写到:“毛泽东于1975年12月2日会见了福特总统,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毛。”这样,书中的表述就出现了前后矛盾。161页讲邓小平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是1975年12月2日;164页又讲在1976年1月8日邓小平向毛汇报,而对此次汇报是当面汇报还是书面汇报,书中语焉不详。据史料记载,邓小平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是1975年12月2日。而1976年1月8日的汇报是书面汇报,即下午6∶30时将同日下午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周恩来丧事问题的讨论情况致信毛泽东。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41页)书中应将这一情况详细交待清楚后,才能清除和避免读者的误解。

 

  32.第183页,书中写到:“(1976年10月6日晚)叶剑英在西山自己家中召开了一次没有‘四人帮’的政治局会议。”有关史料表明,10月6日这天晚上,叶剑英在玉泉山9号楼他的住处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书中所述会议地点不确切。

 

  33.第196页,书中写到:“1977年3月10日至22日,在为筹备8月的中共十一大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反对‘两个凡是’的人也开始大声疾呼。”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77年3月10日至20日(《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56页),而不是至22日。

 

  34.第202页,书中写到:“(1977年)7月17日,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议需要得到一个月后召开的党代表大会的正式批准,但邓小平在全会上已正式恢复了他在1975年4月5日以前的全部职务: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党的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和解放军总参谋长。”书中在叙述恢复的邓小平职务中,丢掉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职(《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62页)。恢复的职务应该是“1976年4月7日以前”的全部职务。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