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血脉 永远的长征

长征之路
长征之路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

 

  红军后代方超、方幸兄弟向往的精神高地,是位于川西冰峰雪岭间的亚口夏山——那里,屹立着中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兄弟俩同在第42集团军服役,爷爷奶奶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这两年,96岁的奶奶时常梦见长眠在雪山草地的战友,兄弟俩合计着今年一定要去趟亚口夏祭奠先烈、寻根探源。对他们而言,长征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历史事件,而是薪火相传的精神遗产。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大官兵怀着同样的景仰走访红色圣地,接受刻骨铭心的灵魂洗礼。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80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军将士牢记习主席“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殷殷嘱托,坚定信仰信念、苦练打赢本领、锤炼过硬作风、锐意开拓进取,在新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忠诚基因铸魂

 

  ——抵制“政治转基因”,守好“精神上甘岭”,看齐追随依然是三军将士最坚定的选择

 

  这是半截早已泛黄的皮带。

 

  此刻,它正静静地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柜里,作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的展品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观众在此驻足、凝视、静思。

 

  皮带背后的故事震撼人心。1936年7月,红31军274团穿越茫茫草原,官兵挖野菜、嚼草根、啃树皮,最后只能煮皮带充饥。战士周广才的皮带是缴获的战利品,他和战友们商量决定,宁可饿死也要把吃剩的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去见毛主席”……

 

  今年1月5日,习主席视察第13集团军,在军史馆听了半截皮带的故事,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言简意赅,旨深意远。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正是凭借理想信念的力量,正是因为铁心跟党走,这支从山沟里、窑洞里、青纱帐里、芦苇荡里“钻”出来的队伍,从小到大、由弱而强,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弹指一挥80载。而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军队坚守崇高信仰的初心从未改变,坚定理想追求的情怀从未改变,坚决听党指挥的信念从未改变!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广大军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愿意为军人使命贡献一切,甚至我的生命。”这是一名普通战士生前交给党组织的最后一份思想汇报。

 

  去年党的生日那天,远在我驻索马里使馆执行警卫任务的武警战士张楠写下思想汇报,几经辗转才寄达中队。而中队收到这份思想汇报时,已是他遭遇恐怖袭击牺牲后的第5天。更令战友感佩的是,3个多月前,张楠就曾被流弹击中胸膛,但他执意谢绝回国疗伤的安排,休养不足一个月便重返战位。

 

  为国出征,不辱使命。好兵张楠用行动兑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同样是在生死考验面前,参加今夏抗洪抢险的部队纷纷组建党员突击队,每每到了紧要关头,“是独生子女的后退一步”,无人后退;“是共产党员的向前一步”,人人向前……

 

  “铁心向党,至死不渝,永远做红军的传人”,这句话历经战火硝烟流传至今,依然是三军将士最响亮的誓言、最坚定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颇为不易——身处多元多变多样的时代,面对不同思想文化的激荡碰撞,是什么让今天的部队官兵把对党忠诚看得比生命还重?

 

  信党先知党,知党更爱党。古田、延安、西柏坡,在遍布大江南北的红色教育基地,一队队绿色身影常常在此寻根溯源;演讲、辨析、听报告,在长城内外的座座军营,一场场军魂教育始终如火如荼。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空军工程大学为学员队安排“政工导师”,从强化理论认同、历史认同、法理认同、情感认同入手,阐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新疆军区某红军师不断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引导官兵坚决抵制“政治转基因”,守好“精神上甘岭”。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做好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下篇文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着力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浇铸出坚如磐石的忠诚和信仰。

 

  历史的熏陶、理论的滋养、不断线的长期培塑,最终内化为官兵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征途万里,不忘初心。远洋护航,海军将士劈波斩浪,用忠诚写下道道航迹;抗击埃博拉,军队医护人员奉命出征,在生死一线彰显大国担当;抢险救灾,子弟兵奔赴最危险的地方,承担最艰险的任务……

 

  血脉赓续,军魂永驻。《六韬》有言:“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而今,在党的领导下,凭借统一的信仰和意志,人民军队真正达到了古往今来军事家们梦寐以求的“一”的境界。

 

  胜战基因提气

 

  ——军旅多艰险,行伍少安闲,铸就血性锋刃才能跻身世界一流

 

  如果把漫漫长征路比作一条飞扬的红飘带,那么湘江战役则是一个沉重的结。

 

  面对重重封锁,红军将士何以杀出血路、绝处逢生?镌刻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大厅墙壁上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12个大字,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四路红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余人,到长征结束仅保留下5.7万余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长征,以极端残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淬炼红军将士的灵魂、意志与胆魄。

 

  血性赢得胜利,牺牲换来和平。从岁月的烽烟中走来,我军成长壮大之路,由无数将士的血肉之躯铺就。这条路充满英雄气概,这条路始终闪耀着血色荣光。

 

  而今,人民军队踏上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这条路不会顺顺当当,难免崎岖坎坷。一个胜战之问令人警醒: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还有没有当年红军那股血性胆气,还能不能续写战无不胜的光辉历史?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习主席反复告诫,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

 

  当年,红军将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用满腔热血写就“20世纪人类的壮丽史诗”。今天,要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这一代军人仍需像先辈那样,突破种种有形无形的“封锁线”,为强军兴军杀出一条“血路”。

 

  迈步新长征,一场场“头脑风暴”席卷全军。上至领导机关、下到基层班排,人人向“和平兵”“太平官”观念宣战,向“训为看、演为看”的花架子假把式问责,使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军队各项建设中真正立起来、落到位,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导向鲜明树立。

 

  迈步新长征,一次次“沙场论剑”加钢淬火。纵观三军演兵场,陆军跨区基地化训练、海军远海训练、空军自由空战训练、火箭军全型号导弹发射、武警部队应急反恐演练磨砺利剑,一大批高风险、重难点训练课目取得重大突破,广大官兵在最复杂、最恶劣的环境中挑战极限,锤炼打赢本领。

 

  迈步新长征,一个个“铁血战士”挺立潮头。从“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到“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从新一代“蓝军”旅长满广志到“砺剑尖兵”某导弹旅旅长李正连……这些逢敌敢亮剑的“刀尖子”,带动官兵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融入血脉。

 

  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

 

  红军的胜战基因,作为一种精神,它是穿越时空的光芒,映照我们前进的征途;作为一种力量,它是攻坚克难的法宝,激荡我们奋斗的热血。

 

  1934年12月,29岁的红军师长陈树湘倒下了,他重伤被俘誓死不降,从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血染湘江。

 

  2016年4月,29岁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倒下了,他为了挽救战鹰,在生死瞬间放弃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以身殉职,魂归海天。

 

  国为重,己为轻,生死只在一念间。90后士兵刘景泰以生命抗击滔滔浊浪,24名天津消防官兵面对冲天烈焰上演“最美逆行”,蓝盔勇士申亮亮、李磊、杨树鹏将热血挥洒在维和战场……新一代革命军人身上透出的那股英雄气,与80多年前那支远征的队伍一脉相承、血气相连!

 

  作风基因塑形

 

  ——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座座军营再现“苏区干部好作风”

 

  细节往往是历史的生动注脚。

 

  铁流两万五千里,留下多少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茫茫草地,鸟兽绝迹,彭德怀忍痛令人将心爱的骡子杀了给官兵充饥,自己却舍不得喝一口汤;冰天雪地中,身着单衣冻死者竟然是负责物资发放的军需处长;红军进入中甸县城,宿营时只住堂屋或街边,甚至不向群众借铺草……

 

  把这样一个个历史细节串起来,不难得出一条结论:作风优良是这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所向披靡的坚强保证。

 

  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长征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光荣的人民军队必须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

 

  80年世易时移,这条建军治军的铁律始终振聋发聩。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系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关系军队形象和战斗力建设,关系军队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把作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把改进作风作为军队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不断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

 

  ——从反“四风”改作风破题,打响阻击战。

 

  武夷山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当地某部一名干部坦言,过去接待压力特别大,尤其旅游旺季,时不时就得陪人去爬武夷山,日常工作秩序受到很大冲击。如今来这里的各类人员大大减少,即使有工作组下来,也绝不到景区去看一眼。

 

  功积于小,事成于严。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车轮上的腐败”,从叫停公款年货节礼到狠抓训风演风考风,从治理文山会海到推进当兵蹲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围绕反“四风”改作风举措频出,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影响之广泛、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

 

  全军部队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压茬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作风建设呈现出激浊扬清、传统回归的新气象,座座军营再现“苏区干部好作风”。

 

  ——向正纲纪惩贪腐发力,打赢攻坚战。

 

  中国军人最能打硬仗,当年闯关夺隘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如今正风肃纪没有攻不克的顽症。

 

  这场攻坚战,从割除毒瘤打响第一枪。党中央、中央军委铁腕反腐重拳频出,一批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受到严肃查处,向世人昭示: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更没人能当置身法外的“铁帽子王”。

 

  纠风治弊,浴火重生。2014年秋,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以整风精神革除积弊成为做好贯彻会议精神“下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各级聚焦习主席在会上指出的10个方面问题,突出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全军集中开展专项清理整治,仅2015年就清退不合理住房9632套,压减公务车24934辆,军以上机关行政消耗性开支同比下降超50%。

 

  无禁区,无死角,无例外。在全军干部工作大检查中,某师发现一名基层干部被违规提拔。查明原因后,师党委如实上报,给6名责任人报请处分,其中包括2名师班子成员。面对部分干部“小题大做”的议论和“家丑外扬”的顾虑,师党委态度坚定:如果在这些事情上报喜藏忧、迁就照顾,严从何来、实在何处?!

 

  ——用立标准严规矩治本,打好持久战。

 

  在海军某支队,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用车有个登记通报制度。谁用的车、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多长时间,都一一登记在册,并且每周要在支队首长机关范围内通报,“刷脸”再也代替不了派车单。

 

  作风改到深处,最有效的是法治。《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选人用人五项制度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有力推动了军队作风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各级不断强化依法治军力度,自觉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法规制度面前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工作运行和部队管理愈加规范。至2015年底,军委巡视组完成对原四总部和各大单位巡视的全覆盖。随着监督这个“探照灯”越来越亮,每根“篱笆桩”都通上了电,权力被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部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涤荡歪风邪气之霾,呈现碧海晴空之蓝。

 

  保持红军本色,当好红军传人……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永远在路上。

 

  创新基因驱动

 

  ——积蓄“新动能”、提升“加速度”,改革强军换羽高飞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党我军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当年,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挥写的“神来之笔”,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不朽的传奇。

 

  而今,“长征”二字再次令世界惊叹——今年6月,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一飞冲天,首箭首发圆满成功。

 

  回望毛泽东的“神来之笔”,品味长征火箭的“飞天传奇”,人民军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我军革命、建设、发展全过程。

 

  长征,为什么能够从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转移,变成一次开创新局的狂飙突进?为什么能够从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支队伍的骨髓里流淌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创新基因。

 

  新长征路上,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弘扬敢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寻求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更新,跨过强军兴军路上新的“雪山草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习主席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反复告诫全军,新军事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

 

  把握历史机遇,设计军队未来。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正式启动。

 

  风雷动,旌旗奋,起宏图。“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面对前所未有的时代大考,全军上下对照时间表,遵循路线图,闻令而动、听令而行——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委机关由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强军路上,一幅承载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铺展开来。

 

  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主席亲自为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团队颁发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勉励他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多次破解世界科技难题,使我军舰艇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走下领奖台,马伟明踌躇满志,眼里是科研路上的下一座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助推我军战斗力建设积蓄“新动能”、提升“加速度”。

 

  这是振奋人心的科技突破:神舟飞天创造“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神威超算刷新“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中国维度”……科研创新方兴未艾,中国成就举世瞩目。

 

  这是求新求变的练兵图景:“飞鲨”首降航母,“东风”威震长空,各军兵种攥指成拳,新型作战力量显威沙场……各部队用好创新驱动这个强劲引擎,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这是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推进干部制度政策调整改革,建立指挥军官任职资格制度,搭建全军政治理论教育“慕课”平台……紧贴部队形势任务新发展,应对信息网络时代新挑战,政治工作在改进创新中迸发勃勃生机。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有千万种不同的路,马铃叮当的茶马古道、风烟万里的丝绸之路、烽火连绵的秦汉栈道……惟有80年前的漫漫征程,将中国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险峻的高山和最广袤的草原串连起来,踏出了一条震古烁今的光明大道。

 

  回望长征历史,当年中革军委发布了这样一道命令:“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也必须准备走小路。我们必须准备走直路,也必须准备走弯路。”

 

  放眼新的征程,三军将士耳畔回响着这样一声召唤: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雄关漫道,风光在前。长征未有穷期,长征仍在继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