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紫菜为塑料袋制成 专家:多半是造谣!

  实验三:手撕

  记者将泡发后的样品用手撕,比较各个样品的韧性。

网传紫菜为塑料袋制成 专家:多半是造谣!

  实验结果:1号、2号、3号样品较容易被撕断,4号样品稍稍用力才可以撕断;黑色塑料袋碎片很难被撕开,撕开之后边缘是白色,并有些拉丝。

  实验结论:1至4号样品从手感、外观及燃烧后的状态等各方面,与塑料袋都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轻易分辨。

  专家释疑

  渔业专家:紫菜品种、品质影响韧性,但和塑料袋完全不同

  对于网传的塑料冒充紫菜一说,温州市海洋渔业局专家表示从未听说过此类情况,他认为视频中的市民可能存在误解。

  "市面的紫菜以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这两类为主,温州以及福建等地所养殖的均是坛紫菜,江苏等地以条斑紫菜为主。"专家介绍,条斑紫菜一般用于制作寿司等,入口即化,而坛紫菜相比条斑紫菜会略厚一些,此外末水紫菜(一个生长期中最后一次采摘的紫菜)品质会略差,口感更韧。不过即便是末水的坛紫菜,其韧性也远远低于黑色塑料袋,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不可能发生混淆。

  化学专家:黑色塑料袋多为聚氯乙烯制成,有毒性且不溶于水

  温州大学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张伟禄称,市面上的黑色塑料袋多数是聚氯乙烯制成,其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增色剂等有毒材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包装食物。只有少量的黑色塑料袋是聚丙烯、聚乙烯制作,可以用于直接包装食物。

  "事实上,上述三种材料本身并非是黑色的,都需要通过增色剂染成黑色。" 张伟禄说,聚氯乙烯材料因为杂质较多,一般选择染成黑色来遮盖,常见的垃圾袋基本是聚氯乙烯制作的。

  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

  其实,关于"紫菜是塑料袋做的"这种传闻不是最近出现的,至少从2011年就有相关传闻。诸多媒体采访了营养专家、医生、紫菜养殖户,都做过相关辟谣。

  然而,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其实,说到造假,世间的无良商人都只有一个目的--赚钱。那么,用黑塑料袋造假紫菜,划得来吗?

  卓创资讯再生塑料分析师翟秋萍认为,不大可能。

  翟秋萍说,如果拍摄视频的网友的假设是真的,假冒紫菜真的是黑色塑料袋做的,那需要选择非常薄的再生塑料。近两年,受原油价格反弹的影响,再生塑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再考虑到回收袋子、人为破碎、压缩加工等流程,时间和原料成本比较贵,商家这样做不太划算。

  关键是紫菜本身的售价也不贵,也不知道所谓无良商家费时费力来造假到底要干嘛……

网传紫菜为塑料袋制成 专家:多半是造谣!

  资料图:渔民在晾晒紫菜。

  所以,如果你吃到了又硬又难嚼的紫菜,可能只是紫菜的品质不好,但是塑料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要再说"现在的紫菜都不能吃了",辛苦的渔民还指望这个产业养家糊口呢!

  而且,紫菜营养丰富,味道也不错。不要因为朋友圈中有人造谣传谣就放弃了这种美味佳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