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使得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于1934年10月离开苏区,进入一时还“漫无边际”的长征征途。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现将国民党当局在1934年《申报年鉴》里记载的国民党“第五次大围剿”中所用兵力情况和我赣闽湘鄂红军实力即国民党所谓的“赣闽湘鄂赤匪实力调查”等发表于此,供研究者参考。

 

  二十二年秋间第五次围剿进行中,中央出动于前线之军队,大体配置如下:

 

  甲、新任北路总司令顾祝同部主力军约二十师,五独立旅及税警团等总计兵力约有十五万人。

 

  乙、西路总司令何键部,两湖与江西(原驻地)之混合部队二十师及两独立旅,总计约十万人。

 

  丙、南路总司令陈济棠约有十师两独立旅,共约七万人。

 

  丁、东路军闽燮前之十九路军。闽变起后,北路军多调闽平乱,及乱平,蒋鼎文被任东路总司令,指挥在闽各军,自闽边进剿。张学良回国,于二十三年二月七日由国府任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

 

  总计以上国军动员,约有五十一师,十独立旅,四十万兵力。

 

  一年来之匪及围剿之成绩:

 

  在二十二年围剿之中,匪势日蹙,匪区亦为剿匪军收复不少,惟匪军仍有若干次之动觉:(一)、三月间乘蒋北上进攻抚州,四月间蒋回赣后即溃退;(二)、九月间闽西闽北之活动,与三十九路军相搏,几陷福州,卒亦退去;(三)、十月下旬川北之事(四月间何成睿赴陕后,川陕区匪多入川北),占领绥宣,蔓延十余县,其势颇张,因川军联合进剿,亦难发展;(四)、十一月间鄂西贺龙部之猖獗,有乘中央军第五次大围剿未开展之机,联合赣匪呼应川北夺取夔门,大举窜川之势,计亦失败。其余分扰浙边,及乘闽变一度攻南昌,均其游击之惯技耳。第五次大围剿进行后,剿匪军即克资溪黎川。最近闽变敉平,东路军组成,仍继续第五次大围剿之工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